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07-31 14:34:48

7月30日上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会场,海南省山西商会会长李督文刚落座,便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前段时间,数十家晋商赴琼开会,恰逢正式公布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具体时间,不少企业会议结束后迟迟没有离岛,而是马不停蹄投资考察、注册企业。

“不少企业对于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希望能在此投资兴业。”李督文说。

从意向投资到正式投资,影响企业决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市场规模、交易成本、营商环境等。

“今天举办这场对话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倾听大伙儿的心声,企业在注册投资、生产经营、发展壮大等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发展中,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支持,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当天对话伊始,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平便开门见山。

率先打开话匣的,是海南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鲁红。

“目前全省共有350多家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回款难’一直是影响医药企业资金周转的重要症结。”鲁红提出建议,希望政府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长期拖欠单位实行综合治理,“此外,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降低制度性成本,支持医药企业出国参展,开拓国际市场。”

“您反映的这些问题很重要,请您会后向我们提供详细材料,我们将尽快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共同推动解决。”任端平现场回应。

紧随其后,其他与会商会、协会及企业代表也纷纷畅所欲言。

“云南有‘鲜花贷’‘咖啡贷’等,海南能否学习借鉴,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政策性奖补资金的兑现时间能不能再缩短?”“能否建立企业创新容错机制?”“政府部门能否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

从提建议到摆需求,来自海南省内的23家商会、协会及企业代表直言不讳,纷纷给出自己的“用户需求”。

融资难、经营成本高、政策兑现难……梳理发现,大伙儿提出的不少意见建议,都是所在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当天,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班子成员、相关处室负责人悉数到场,将企业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照单全收”,并与企业代表互加微信、留电话,约定会后继续沟通对接。

“一方敢讲愿说,一方敢于直面,整场对话相当务实!”4个小时的交流下来,海南省陕西商会会长林刚意犹未尽。

“今天大家反映的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郝金雷)

相关推荐
自贸港上的法治引擎: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海南样本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货物税收政策发布

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时的货物税收政策。

海南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改革 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加速项目落地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林业局通过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全省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创新审批模式、打通部门壁垒,大幅提升用地用林审批效率,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