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所罗门群岛到中国,跨越太平洋的生命救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5-08-09 17:56:49

8月初,所罗门群岛最大报纸《所罗门星报》刊登了一个故事。这是今年夏天,该国同中国之间上演的一场跨越太平洋的生命救援。

来自所罗门群岛的15岁男孩伯西·塞缪尔,在中国成功接受了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肺动脉瓣成形术及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这段跨越约6000公里的“修心”旅程,不仅展现了中国医疗技术的硬核实力,更成为中所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注脚。

069fab571fdc4e19b0aefbf333f0bba7.PNG

中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供图。

今年2月,胸闷、气促的症状开始缠上塞缪尔。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但因医疗条件有限,无法精准排查心脏病变全貌。家人得知所罗门群岛国家转诊医院有中国(贵州)援所医疗队驻守,便带着塞缪尔辗转求医。经过中国医疗队员的细致检查,塞缪尔被确诊为房间隔缺损,急需手术治疗,但这样的高难度心脏手术,当地医疗机构难以开展。

5月底,在中所两国多方协调下,塞缪尔和家人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求医路。尽管语言不通、环境陌生,但一路上爱心人士的接力帮助让他们倍感温暖。

“我儿子很幸运能被带到中国并接受这次改变人生的手术。”塞缪尔的父亲说。

塞缪尔抵达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医生团队通过详细问诊、全面查体及精准影像检查,最终明确了比原先诊断更棘手的病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

对此,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超声中心、影像科等多科室组建多学科联合门诊团队,反复推演病情、打磨方案,最终确定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实施心脏直视手术。这意味着要在心脏停搏状态下完成精细的血管重建、瓣膜修复与缺损缝合,对技术精度要求极高。

6月7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携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经过近三个半小时手术,一步步完成血管塑形、瓣膜修复与缺损闭合,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生命续航。

“先天性心脏病的复杂性在于变数多,塞缪尔的血管走形,瓣膜功能都比常规病例更特殊,手术容错率极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相关负责人说,为确保精准安全,团队全程采用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反复确认手术区域细节,“就像在心脏上‘绣花’,必须毫厘不差”。

888009569b8c4153bfa9d705cedd8420.PNG

中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供图。

术后恢复同样是一场硬仗。在心脏大血管外科与综合重症监护团队的精细照护下,塞缪尔恢复远超预期: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活动,复查显示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已完全矫正。如今,塞缪尔已回到所罗门群岛,胸闷气促的症状已经消失。

“是中国政府、援所医疗队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我们永远记在心里!”6月15日出院当天,塞缪尔的父亲紧紧握着医生的手,眼眶泛红。他郑重送上一面锦旗——“大爱无疆、医术精湛”八个字,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真挚谢意,更是一次中国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这场跨越山海的医疗接力,让生命之花在中所友谊的土壤上绚烂绽放。

相关推荐
中国医疗队赴老挝开展“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老挝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6月16日,由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老挝盛龙国际医院医务人员组成的筛查队在老挝乌都姆赛省、琅勃拉邦省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当地人民听闻中国医疗队的到来从四面八方赶来,短短3天近6000例儿童接受心脏病专科检查。

通讯:感谢中国医生给了孩子正常生活的机会——记中国医疗组在老挝开展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

西维莱·万纳冯是一名6岁先心病患儿的母亲。日前,万纳冯的女儿在“中国-老挝先天性心脏病联合筛查和治疗”医疗合作项目中接受了中国医疗组的介入治疗并顺利出院。

蒙古国红十字会秘书长:蒙古国在“一带一路”人道主义项目中获益匪浅

蒙古国红十字会秘书长宝勒尔玛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多年来蒙古国红十字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合作,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实施了真正惠及蒙古国民众的诸多项目,蒙古国在“一带一路”人道主义项目中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