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嘉荫江畔,碧波与翠岭相映。乘着江风的清凉,这片承载着远古记忆与边陲风情的土地迎来了夏季旅游“热”潮。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助游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基层党组织以“忠诚筑边疆·建功新龙乡”党建品牌为笔,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为墨,在青山绿水间勾勒出“县乡联动、蜂巢覆盖、全域服务”的红色护游新图景。
“三亮工程”铸就服务金钥匙
在醉美331国道向阳段观景台,2处党员爱心服务站格外醒目,向阳乡党员干部通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工程化身旅游“推荐官”“讲解员”,为过往的游客免费提供应季果蔬、急救药品、爱心凉茶。在嘉荫,像这样党员爱心服务驿站一共有10余处,全力打造暖心“蜂巢”服务矩阵。广大党员志愿者以安心、省心、贴心、称心、开心“五心”服务为标准,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在景区入口、交通枢纽等关键节点竖起“红色路标”。
“四个一服务”绘就边陲风景线
在嘉荫“南大门”,青山乡的党员干部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休息等一站式“进嘉”服务。在茅兰沟景区内,一支带着红袖标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正在为游客介绍景区的自然风貌、珍稀动植物,为来往游客提供生动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科普。红光乡党员服务队兵分两路,在地质公园景区内提供瓜果饮品,民宿聚集区提供引导咨询。在江边公园,“嘉绩青春”青年干部人才联盟的年轻党员,在“嘉·有好市”文创集市上创作设计文创产品宣传龙乡文化,在界碑打卡处为游客讲解嘉荫抗联故事,在广场打造“嘉绩青春·音为有你”专场演出,唱响边疆幸福生活。
每一个党员服务队都是移动的游客“暖心港”,用“四个一”服务激活嘉荫的“红色密码”,一杯解暑的茶,一份手绘的“红色打卡地图”,一次生态保护实践,一场沉浸式的边疆党课,让助力旅游发展,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红色基站”。
“三级联动”成就护游新合力
从界江游船到森林栈道,从农家乐到景区民宿,嘉荫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16个服务驿站如繁星点缀,27个党员先锋岗筑牢“红色堡垒”,28支志愿服务队打造“红色名片”,200余名党员护游铁军传递“红色温度”。(宋红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