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赵圩村的莲藕种植基地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农户们踩着田埂、手持工具,正抢抓农时采收莲藕,鲜嫩的藕节从淤泥中被小心取出,与连片的荷叶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日农忙画卷。
眼下正是莲藕集中丰收的旺季,赵圩村的村民们迎来了一年中既忙碌又喜悦的时刻。不同于传统人工徒手挖藕的费力模式,如今基地里采用高压水流冲刷淤泥的采收方式,不仅减少了对莲藕的损伤,还让采收效率提升了30%以上。田埂间,收藕车往来穿梭,刚采收的嫩藕被新鲜荷叶包裹着,清甜气息扑面而来。“这时候的莲藕最鲜嫩,不论是清炒或是用来炒肉片,都是餐桌上的抢手菜!”收购商一边查验莲藕品质,一边笑着说。得益于当地优良的水土条件,这里的莲藕不仅淀粉含量高,口感还格外脆嫩,一直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
规模化种植,是赵圩村莲藕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步。种植户杨晓凤通过低洼地改造,整合了上千亩零散水域,打造起标准化莲藕种植基地。“莲藕一年采收一次,现在亩产稳定在 4000 斤左右,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每亩收益能达到一万元。”看着满池待收的莲藕,杨晓凤难掩兴奋,她预计今年基地的整体收入将再创新高,规模化种植的优势正不断凸显。
产业要长效,链条需延伸。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杨晓凤还成立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了集莲藕清洗、切片、包装于一体的生产线,进一步挖掘莲藕的附加值。如今,基地已开发出藕粉、藕夹、卤藕等 10 余种深加工产品,产品通过冷链物流销往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深加工让莲藕的产值比直接销售鲜藕提升了3倍以上,产业链拉长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了。”杨晓凤介绍道。
莲藕丰收的喜悦,不仅甜了消费者的“菜篮子”、鼓了种植户的“钱袋子”,更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好机会。莲藕采收期长达八个月,在此期间,杨晓凤的基地每天都需要雇佣数名村民参与采摘、分拣、打包等工作,日工资在100-200元不等。“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到藕池干活,既能照顾家里,还能挣到零花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正在分拣莲藕的村民王大姐笑着说。这份“藕田经济”,已成为当地可持续的富民产业。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经营,从传统农耕到科技赋能,赵圩村的莲藕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展望未来,赵圩村将继续深耕莲藕产业,充分挖掘其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成为乡村独特的风景线。这将进一步推动莲藕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年来,五河县小圩镇始终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立足当地河网密布、水土肥沃的自然优势,大力培育莲藕种植、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这条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为传统农产品赋予了新的价值,更让特色产业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繁荣、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柱,为乡镇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