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韩30位业界大咖沈阳“论剑”:聚焦RCEP框架下中韩数字经贸合作新机遇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5-09-07 21:03:46

9月7日,“中韩贸易与产业合作对话交流活动”于辽宁沈阳成功举办。本次交流活动以“数字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中韩政产学研各界代表,聚焦RCEP框架下的数字经贸合作,围绕当前存在的“堵点”与“难点”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两国产业合作与贸易畅通搭建新桥梁、拓展新路径。

21世纪韩中交流协会会长助理张世焕强调了沈阳市和平区自2002年以来持续举办“中国(沈阳)韩国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指出该活动已成为中韩合作的重要平台。他表示,此次对话交流活动聚焦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及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旨在推动中韩共建元宇宙新世界。

2bd23828ec0d47a6bfc8ed1aa6a1814a.png

图为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晓萌在交流活动上致辞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晓萌介绍说,和平区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已连续举办20届“沈阳韩国周”,并与韩国首尔文山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和平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努力打造“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舒心”的投资兴业高地。

多位来自辽宁大学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分析了中韩合作机遇与推进路径。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霍伟东指出,RCEP为两国提供了全新的制度化合作引擎,不仅带来关税削减,更通过原产地累积、贸易便利化等机制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他呼吁中韩共同从“全球制造商”向“价值链管理者”转型,实现从交易关系向融合关系的升级。

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游宇建议,沈阳可与韩方共建“数据沙盒试验区”,通过共同投资和技术共享打破数据流通壁垒,最大化释放双方比较优势。他还强调,应率先推动中韩在数据规则、产品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对接,建设高标准合作示范区,为RCEP乃至全球提供可复制的合作模式。

辽宁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张东明认为,中韩经贸关系已实现“质变”,从垂直互补转向水平合作。他特别提到,国家级供应链合作协调机制对推动新能源、环保技术、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来自韩国的企业代表分享了实践经验和合作意愿。韩国正元金属株式会社常务理事辛汉荣说,作为一家汽车螺丝冷轧制造的中小企业,他们正持续推动生产效率提升、ESG实践和智能工厂建设,期待与中国同行深化交流,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韩国纽博特模具技术株式会社代表理事闵德泓表示,在企业运营方面,物联网、大数据和自动化等技术对中韩企业均至关重要。

在政策与产业建议方面,辽宁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潘宏提出应推动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创新,强化沈阳跨境电商与智慧物流能力,并推进中韩在智能制造和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深度合作。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教授戴利研则强调,应深化绿色经济发展,关注ESG投资原则,积极引入中韩主权财富基金等战略资本,推动产业标准协同,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为双方合作提供坚实支撑。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下,工业互联网不仅是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的核心引擎,更成为东北亚区域经贸协作的关键抓手。在此背景下,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幕,并将持续到9月8日。作为大会聚焦中韩合作的核心配套活动,本次“中韩贸易与产业合作对话交流活动”汇聚多方智慧,为中韩在RCEP框架下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前瞻思路和务实路径,对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何丽丽)

相关推荐
辽宁大学教授霍伟东:用好RCEP,共创中韩经贸新机遇

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霍伟东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中韩贸易与产业合作对话交流活动”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在RCEP框架下,中韩两国迎来新一轮开放机遇,应通过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跃动智造脉搏 互联工业未来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交流大会6日在沈阳举办,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政府代表、企业精英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为推动全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动力。

沈阳将聚焦中韩数字经贸破壁之道 共探 RCEP 新机遇

作为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核心配套活动,“中韩贸易与产业合作对话交流活动”将于9月7日上午举办,届时中韩政产学研各界将汇聚一堂,以RCEP为纽带,深度擘画两国数字经贸合作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