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栏丨在英国的论坛和展会 感受中国“向新向绿”发展的脉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5-09-26 18:04:05

新华社伦敦9月26日电 题:在英国的论坛和展会 感受中国“向新向绿”发展的脉动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日前,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跨学科会议首次将人工智能作为主题。“回顾五届会议,主题不断丰富,折射中国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如今谈起对华合作,目标早已不只是盈利,更是为了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主办方代表埃米莉·盖尼耶的这番话,道破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发展认知的演进。

此次会议吸引英、中、加、美等多国学者参与,中国各领域发展成就成为与会者关注焦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何庆南的参会感受颇具代表性:“中国在科研前沿领域的突破让国际对话更顺畅、更高效,双向启发的合作充满希望。”盖尼耶说:“如今很多国际前沿会议,没有中国参与就不完整,甚至没有意义。”

a36bdbdafccf469f852a98e5cf13614d.PNG

9月1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为安全、可持续和高效的航运业提供绿色智能解决方案”主题论坛上,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阿塞尼奥·多明戈斯发表致辞。新华社发(马宇葳摄)

盖尼耶的这一观察,在近期举行的伦敦国际航运周和剑桥科技周上同样得到印证。在伦敦国际航运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中国船级社主办的论坛聚焦“绿色智能解决方案”,成为最受关注的活动之一,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阿塞尼奥·多明戈斯、国际船级社联合会秘书长罗伯特·阿什当等行业重要人物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国是全球最大造船国,在绿色智能等领域具有自主研发的前沿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市场参与方。”全球知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总经理斯蒂芬·戈登道出论坛“高人气”的原因。多明戈斯强调:“我们肩负着保护海洋的责任,这是对当代及后代的义务,需要全球共同推进。”中国航运业带来的“绿色+智能”方案,无疑是对这份全球责任的务实回应。

0d0e3154e7694f81b47d88617fa23222.PNG

9月23日,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倡议跨学科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参加科研项目对接研讨会。新华社发

在聚焦人工智能的剑桥科技周,中国元素同样亮眼。虚拟现实康复系统、远程机器人、具身智能……中国企业展台前,观众驻足、媒体追问、合作洽谈的场景络绎不绝。活动负责人鲁珀特·贝恩斯说:“中国是全球科技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迫切希望与更多中国企业与学者交流合作。”

从航运到人工智能,从兰卡斯特到伦敦、剑桥,乃至世界各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频关注,凸显对中国“向新向绿”发展实践的高度认可,对与中国携手同行、共促发展的迫切渴求。

看“新意”,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发展格局。从人工智能领域“深度求索”横空出世,到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再到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化落地……中国科技创新在全球前沿赛道正从“跟跑”逐步变成“并跑”和“领跑”。

看“绿意”,中国正以产业链优势推动全球绿色转型。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10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目前,中方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绿色能源合作项目,有力支持了当地绿色发展。

今天世界谈论中国时,说的早已不只是某些产品或一个市场,而是“向新向绿”的发展方案和“共创美好未来”的合作理念。从科研实验室到国际展会,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港口,中国的创新成果与绿色实践正深度融入全球,一个更加开放、创新、绿色的中国,正在为世界发展注入持久的共赢力量。这正是当下世界谈论中国时,最真实、动人的声音。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丨这位英国学者谈“一带一路”,为何值得一听

莫汉是英国开放大学教授,深耕国际发展学领域多年,目前主持由欧洲研究理事会资助的项目“重新定位发展:中国在欧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动力和影响”。欧洲研究理事会由欧盟设立,是欧洲顶尖的前沿研究资助机构。

聚焦新能源业务 汉马科技成功实现转型

近日,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主动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先行启动预重整程序。”这对于正在转型发展中的汉马科技来说,通过重整,可以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让企业脱胎换骨、轻装上阵。

远程品牌焕新升级,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将深化新能源变革

7月29日,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迎来焕新升级,发布全新品牌VI、品牌定义和品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