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区重点监测的292家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上涨3.5%。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内蒙古各盟市提前策划、精心组织,围绕节日消费热点及传统文化习俗,推出各类特色促消费活动300余场,配套发放4000余万元惠民消费券,共计带动销售额超27亿元,有效激活了消费市场。各地以商旅文体多元融合为抓手,创新消费场景,打造了一批亮点纷呈的促消费活动。
呼和浩特市以“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节”为核心,联动百家商贸企业推出“文旅+消费券”活动,发放2000余万元惠民补贴,带动消费超5亿元,吸引游客量同比增长35%。包头市紧抓“蒙超”联赛活动热点,联动举办包头汽车展、中外商品博览会等活动,期间接待游客62万人次,拉动商品零售额增长22%。鄂尔多斯市举办“烟花秀+音乐喷泉”表演,融合“暖城乐购”双节促消费活动,吸引游客超6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亿元。呼伦贝尔市则结合非遗展示、文艺演出、节庆美食等元素,举办了两省四地特色物产展销会,实现旅游收入与特色农畜产品销售额双增长。以文塑旅、以商促融的模式,成为此次双节促消费的关键引擎。
节日期间,全区各大商圈迎来客流高峰,车站机场熙熙攘攘,热门景点人潮如织。呼和浩特中山路商圈、万象城联动周边大召广场、塞上老街形成“购物+文旅”消费集群,单日客流量峰值突破10万人次。赤峰市桥北商圈联动摩尔城商业体,打造“娱乐+购物”沉浸式体验,客流量同比增长19.8%。呼伦贝尔中央街商圈联动周边推出数码消费补贴活动,叠加曲艺晚会引流效应,商圈客流呈现“日间购物、晚间观演”双高峰,客流量同比增长32%。全区各盟市创新市场供给,推动24小时消费场景不断延展,个性化、品质好、智能化成为消费升级的主旋律。监测数据显示,粮油食品类、烟酒饮料类、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分别增长8.5%、13.1%、4.5%。
餐饮消费人气同样旺盛,全区各大餐饮企业推出时令特色菜品,加大线上线下备货量,家庭宴、喜酒宴、朋友聚餐成为主流。奶皮子月饼、草原牛羊肉火锅、莜面、烧麦等特色餐饮门店座无虚席,日均翻台率5轮以上。各地以“红色景区”“国风”“国潮”为主题,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带旺餐饮市场。全区重点监测的70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5591万元,同比增长14.9%。
为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全区各级商务部门提前部署,指导商场、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强产销衔接,保证了节日市场货源品种丰富、数量充裕。节日期间监测的品种批发价格整体平稳,食用油类、肉类、蔬菜类、水产类和水果类价格小幅上涨,蛋类价格略有下降,粮食类和禽类价格保持平稳。(记者赵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