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非合作迈开转型升级新步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9-09 09:15:00

新华社信息广州9月9日电 (记者王攀、陆芸) 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8日落下帷幕。在本届大会上,中非企业签署了包括航空、电力、轻工制造在内的一批投资合作协议,项目金额超过25亿美元;同时也有一批合作项目进行初步洽谈,达成新的合作意向。

逐渐从政府主导向企业投资和融资合作为主转型,从一般商品贸易向产能合作和加工贸易升级,从工程承包逐渐向基础设施运营、工业园区建设经营、金融服务等中高端领域迈进,中非合作结构正出现这些转型升级新变化。

在本届对非投资论坛上,广东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外资合作方正式签署了塞拉利昂乙醇与生物质发电厂项目投资协议。中科天元董事长余俊伟说,这个项目用当地种植的木薯、甘蔗为原料,不仅能形成完整的绿色能源产业链条,还能让农户从中受益。

“收购来的木薯和甘蔗可以用来制作乙醇燃料,再拿木薯渣与甘蔗渣做生物质电站的燃料。我们和非洲企业一起实现的将是一个低碳节能、绿色发展的‘非洲梦’。”余俊伟说。

中科天元只是近十多年来中非合作快速发展、成果丰硕的一个缩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说,目前中国对非各类投资存量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超过31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在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的推动下,中非产能合作已经成为非洲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承建非洲港口,已经是全球市场习以为常的“动作”,但现在广州港务局发力的则是运营环节。该局副局长袁越介绍说,除了向肯尼亚的蒙巴萨港提供管理技术支持外,他们还和比利时方面合作,将为非洲提供100个港口管理人才的培训名额。

“作为全球十大港口之一,我们更希望扮演起运营方角色,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到非洲的港口物流与临港工业园区建设上去,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发挥更大效应。”她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仅有助非洲提升产业能力,也意味着非洲能分享它们的创新经验,进而在非洲实现本土化创新。”塞拉利昂投资与出口促进局董事会主席奥卢尼伊·罗宾-科克尔说。

相关推荐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对非技术援助 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市场监管总局立足中非经贸长远合作,积极贡献对非合作举措,其中建设非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具体合作举措之一,旨在通过技术援助,帮助非洲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助力非洲农业标准化生产提质增效。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在长沙举办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主展馆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将举办中非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合作成果展,并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传统医药、跨境电商、现代农机、工程机械等领域设置专题展区。

中企承建的埃塞最大水泥厂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莱米国家水泥厂位于埃塞阿姆哈拉州的莱米镇,距离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约120公里。这条被称为“非洲之星”的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由中国企业总承包,是中非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