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依托资源优势 推动脱贫致富——记隆德县陈靳乡清凉村第一书记段治东

来源:新华丝路网宁夏站 责任编辑:杨柳 2016-09-10 19:02:00

新华丝路网宁夏站9月10日电  “段书记来清凉村两年时间,是一个热心、干事、创业的人,总把贫困户的事情挂在心上,脑子活、办法多、实心干,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书记!”清凉村村民李廷明说。

在隆德县陈靳乡清凉村,一提起驻村第一书记段治东,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为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重点贫困县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的重要部署,2014年12月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宁夏区分行选派段治东到定点帮扶村清凉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汇聚众人之爱,暖在群众心头

清凉村常驻人口97户,段治东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跑了个遍,村里每家每户的家庭收入、生产、生活、子女入学、就业等情况都了如指掌。入户的同时,他的手机时刻也没闲着,不停地向村外传递和展示清凉村的一草一木,一个个需求和帮扶的消息在他的手机里连通。宏良公司为清凉村贫困户捐赠大米、棉衣和学习用品;众妙公司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捐赠了课外图书室“众妙书屋”、资助困难学生;实验小学、兴庆区回民二小的小学生、机关团支部纷纷为那里的孩子捐赠图书、学习用品;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直接将爱心包裹邮寄到清凉村……

破题产业发展,创在群众前头

清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6户,占近50%。如何摸索一条长期可走的路,让村民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成了段治东心头的困扰。如何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是扶贫开发最根本的课题。

一身劳动服布鞋是段治东全部行头,通过深入村民家里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他提出了先以养土鸡起步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在“养鸡卖不了几个钱”、“养鸡卖个谁”等等非议与观望中,段治东组织10名党员干部带头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取暖、风险共担,白天黑夜地加快进度,在荒山上建起了生态鸡舍。3000多只小鸡苗,在几双干惯了粗活的大手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段治东引入“互联网+”思路,将粮食喂养的土鸡通过互联网卖到了银川、石嘴山等地。合作社荣获“2015年度农民合作社先进”。清凉山土鸡打出了绿色、生态的牌子,每天电话订货的人络绎不绝。这让入股的村民尝到了甜头,观望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产业拨云见日,扶贫扶智入民心

2016年春,县林业局在清凉山上种植云杉、樟子松等达9万余棵;山上的民俗窑洞正在加紧装修中;从中铁十四局东毛高速公路原项目部接收的办公用房经过精心改造成了农家乐;农村婚庆、宴会等一场接着一场,股东和社员更是乐的合不拢嘴。7月至8月试营业期间,农家乐毛收入达8万余元。山泉水、土鸡、山野菜、新鲜清凉的空气,无不吸引城市人来避暑、休闲。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段治东说。

今年,在吸引资金入股的基础上,段治东提出将规划区内的土地折价入股,吸引多种农业要素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将210亩山地进行复垦,种植万寿菊,预计每亩纯收入达1500元。

今年夏天,就有许多城里人慕名来到“清凉世界”避暑、休闲,清凉村成了一个十足的休闲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