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与东盟将共建林业合作长效机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9-13 15:00:00

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

图为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现场

新华社信息南宁9月13日电 (记者何伟) 正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16年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上,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林业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区域森林覆盖率呈现恢复性增长。未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将建立林业合作长效机制,共商共建共享“绿色丝绸之路”。

张建龙说,林业合作历来是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东盟各国森林资源禀赋、林业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自2007年在第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林业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据介绍,中国和印尼、越南、文莱分别签署了双边林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与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开展了经济林培育和加工利用技术交流合作。与东盟国家共同举办了林业相关研讨会和人员交流培训活动等。中国还通过积极支持亚太森林组织,在部分东盟国家实施了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示范项目,开展了相关能力建设。

通过一系列合作,近几年,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的森林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2015年,中国—东盟国家的林业贸易额达到318亿美元,其中中国从东盟各国进口额达到2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东盟各国最重要的林产品出口市场。”张建龙说。

张建龙指出,在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以及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中国和东盟各国林业发展和合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他建议:一是积极构建中国—东盟林业合作长效机制,深化区域合作;二是促进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三是加强林业科技创新,驱动林业产业合作。

来自东盟及中国的林业官员、专家、企业代表等围绕“维护森林生态安全,提高国民绿色福祉”主题,探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推进中国—东盟林业发展与合作的对策。

相关推荐
中国访谈 | 洪都拉斯驻华大使: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打造区域合作典范

未来哪些领域将会成为中洪发展双边关系的优先方向?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有怎样的合作规划?就相关问题,中国网特别专访洪都拉斯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

创新交流合作机制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智”基石

12月12日,近百名中外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专家嘉宾齐聚“一带一路”绿色低碳专家网络(GLEN)对话会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合作伙伴交流会,共享经验、深化共识、凝聚合力,为推动绿色低碳合作、实现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多维发力、全链协同重庆积极践行绿色丝绸之路

从11日在重庆召开的“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对话活动上获悉,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积极的开放姿态,积极践行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在国际物流减碳、绿色金融合作、产业低碳发展等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诸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