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开展 从丝绸之路到跨文化对话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10-24 10:25:26

10月21日,“荣归锦上: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该展展出法国17世纪以来的丝织精品、设计稿、意匠图、织机、时装画报、品牌产品等共计约200件(组)。

“本次展览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举办意义深远,我们相信通过对中法最悠久文化交流的重温,能够再次激发观众对工匠精神的崇敬和对生活艺术的追求。”21日,“荣归锦上: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发来贺信。

提起法国,人们的第一联想就是浪漫,丝绸正是浪漫的一种美好展示,体现了他们对优雅、精致、舒适生活的追求。

据悉,法国很早开始使用丝绸。13世纪以后,养蚕丝织技术陆续由中国传至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丝绸生产在法国广泛传播开来。而丝绸之路作为两国交流的纽带,在两国文化、通信、商贸往来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丝绸是法国的财富,在我们的历史中丝绸是一种时尚,丝绸之路则是一种独特、持久的对话交流模式,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法国丝绸协会会长Xavier Lepingle表示,“荣归锦上:17世纪以来法国丝绸”展得以让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回顾法国丝绸历史,重温两国交流历史。

据悉,法国从17世纪开始拥有独立的丝绸工业;17世纪晚期之后,法国就成为了欧洲丝织业的霸主。目前法国整个丝绸行业的规模虽然缩小很多,不过其中的传承与创新依旧令人惊艳。

在本次展览以19世纪的法中丝绸交流、当代法国丝绸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展出17世纪以来的丝织精品、设计稿、意匠图、织机、时装画报、品牌产品等等,共计约200件(组)。

“本次展览意在通过丝绸,串联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对丝绸时尚作出的贡献。”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告诉记者。

“这次展览,可以说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些异常珍贵的西方织锦在我们眼前重现,让我们对那个年代的织锦结构、花样、风格有了更多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班(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学员王晨如是说。

相关推荐
匠心守艺 传承徽派插花艺术

在安徽省合肥市,一支以传承徽派插花艺术为核心的团队,推动了安徽地区插花花艺的发展和交流。

中央芭蕾舞团亮相巴西

6日晚,巴西国家剧院掌声雷动,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巴西巡演于当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拉开帷幕。

中埃签署可持续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当地时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和埃及沙漠研究中心在开罗签署了一项可持续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