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武汉新港签约建造6艘长江专用新型船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10-26 17:32:25

新华社武汉10月26日电(记者董越)26日,武汉新港管委会在武汉与中远海运、长航集团、中谷海运、武汉理工船舶等大型知名企业签订协议,共同建造6艘汉申线江海直达1140集装箱示范船。 

据介绍,6艘汉申线江海直达1140集装箱示范船是针对武汉长江流域特定的水文条件量身打造的专用新型船舶,将按照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标准建造。船长146.8米,型宽25.6米,吃水6米,最大载重量约为16800吨,载箱量1140标准箱。 

长江专用新型船舶的建造工作将于今年底正式启动,力争2018年3艘投入运营,2019年6月前全部投入到长江干线运输。届时将形成武汉至上海洋山新型江海直达集装箱运输船队,进一步发挥武汉港居长江中游的区位优势,顺畅全流域,打造快捷、便利、低耗、高效的江海联运通道。 

据了解,武汉至洋山江海直达航线现运营船舶18艘,总载箱量约10270标准箱,单船平均载箱量约570标准箱,最大载箱量816标准箱。新建的6艘汉申线江海直达集装箱示范船,总载箱量超过6600标准箱,单船载箱量1140标准箱,总载重吨位达7.2万吨,比市场现有船舶,单船载箱规模翻一番,总运输能力增加六成以上。示范船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节能环保水平大幅提高,单船平均日油耗降低20%以上。投入运营后,武汉至洋山的集装箱运输成本可下降30%左右。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运

2月11日9时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商品的列车,从阳逻港货场缓缓驶出,这是阳逻港作为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首次投运,将为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添新动能。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启动

中国武汉—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活动8日在中国武汉和新加坡两地同步拉开帷幕。

铁轨上的“驼铃声”:中欧班列助“九省通衢”货通海外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5条国际物流通道,辐射40个国家和地区、117个城市,初步形成了可深入亚欧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成为国内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