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普华永道报告:大湾区可将港穗深三城市作为发展核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国腾 2017-10-31 10:51:00

新华丝路网香港10月31日电(记者李滨彬)10月30日,普华永道在香港发布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新机遇》指出,大湾区可以港穗深三个城市作为发展核心,布局配合多元化产业策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及可持续发展。

报告指出,大湾区在全国的金融、保险、科技、互联网、房地产发展、汽车工业以及家电制造等方面都有领导地位,某些企业甚至能挤身全球领先之列。例如,大湾区内有15 家企业位居2016 年《财富500强》之内,总收入达到6.45 万亿元。但是,大湾区的11个城市处于不同增长阶段,其整体发展亦因此面临多项挑战。例如,在地理上,大湾区东岸四个城市(香港、深圳、东莞、惠州)占了全区48%人口及经济总量的56%。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加上政治制度不尽相同,11 个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亦存在重大差异。

考虑到上述因素,报告认为大湾区可以港穗深三个城市作为发展核心。普华永道中国资深经济学家赵广彬表示,以三个核心城市的平衡为主的发展布局,有助加强相互之间合作。此外,城市在组合的同时也可以保留各个城市自己的特色。

报告也指出大湾区有需要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以及进一步开发高增值工业。目前大湾区的金融及科技企业都具备国际实力,但行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大湾区内各城市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提供优惠措施,吸引资金及世界级人材,以确保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基建设施及公共服务之间的无缝衔接,以及生产要素(即人力、天然资源及人造资源)的快速流动及配置,也是有机整合各个单一市场的重要关键。

普华永道税务及中国商务谘询合伙人曾惠贤总结道:“专业服务机构可在里面扮演城市、各行业以至人员之间的超级联系人角色,引进知识及适时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大湾区整体竞争力。”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自有TIR车辆跨境货物启运

3月31日,深圳企业华鹏飞股份有限公司一辆满载智能电子产品的自有国际公路运输(TIR)系统货车从深圳启程,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采用本地企业自有TIR车辆开展跨境货运,标志着大湾区与中亚地区互联互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