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报告认为中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呈“梯队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国腾 2017-11-08 16:32:25

新华丝路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刘玉龙)全球化智库与社科院科学文献出版社11月8日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蓝皮书显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呈“梯队式”发展。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国企作为第一梯队,率先进入各国市场,带动上下游产品制造为主的第二梯队跟进,科技、服务、资本逐渐成为第三梯队的新力量。

据全球化智库2017年度对外投资企业调查统计,73%的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持积极态度,投资意愿强烈。其中,“产品出口”“工程承包”“建立合资企业”和“建立独资企业”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投资经营的主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资产价格便宜”“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明显,但政治、法律等风险仍是限制因素。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开始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脚步,且‘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互相合作,将是助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健康发展的新契机。”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说。

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为获得海外先进的研发技术、知名品牌、高端人才、海外资源、市场渠道、先进的管理经验等。王辉耀认为,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在全球范围内战略布局、调动资源配置等企业活动将逐步增多。加速全产业链上的全球化发展,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战略之一,中国企业应重视全产业链布局,以提升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国际化水平为抓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报告指出,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加之2016年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浪潮,使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表现谨慎。不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上扬,2015年和2016年连续突破万亿大关,其中,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4.1%。

“从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领域来看,制造业对外投资势头依然强劲,占总投资比重的1/3以上。”王辉耀指出,2016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标准“走出去”也是一大亮点,并体现在不同行业之中。例如,中国港口技术不断发展海外投资,带动了中国的建设标准、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海外投资也从能源类投资向高端制造、品牌和技术类投资转换。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