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自贸区已发布45个金融创新项目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11-09 09:40:19

新华社天津11月9日电 (记者韦慧) 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7日以“跨境金融服务促进投融资便利化”为主题,发布了天津自贸试验区第六批金融创新案例。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45个金融创新项目,充分发挥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平台作用。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案例涉及提升租赁业发展水平、跨境撮合活动、金融服务投融资便利化和跨境金融服务等。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发布了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单以租赁公司为主体的保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案例,为租赁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融资租赁资产、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针对近年来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撮合跨境中小企业,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投资撮合服务”,举办跨境撮合贸易洽谈会,今年6月在天津和法兰克福举办的两场洽谈会共进行了近700次“一对一”洽谈活动,为天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小企业搭建了桥梁。 

今年5月,中信银行天津分行作为主承销商之一,成功为中信银行境外子行在境内发行30亿元人民币债券,发债资金用于为国内实体企业发放融资,这是天津辖区内首支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 

平安银行天津自贸分行发布的离岸跨境融资外债案例,从“离岸业务、跨境结算、租赁保理、投行业务”等方面,打出了一套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发展的“组合拳”。 

“天津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4月挂牌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中资企业海外直贷、中资企业跨境借款、首单境内外币租赁资产证券化、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碧水蓝天基金’支持京津冀节能减排和水土气污染治理等45个金融创新项目。”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长黎红告诉记者,相关部门今后将持续发布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加快实现创新政策效能最大化。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外贸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