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敦煌文博会为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搭建新平台

来源:新华社 2016-10-28 15:50:00

在甘肃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前不久落下帷幕。与会政要、专家学者表示,敦煌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搭起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平台,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和合作中还存在诸多难题,宜在文博会之外,继续从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方面,与沿线国家完善文化合作机制,提升我国文化在丝路沿线影响力。

敦煌文博会为沿线国家合作搭起“文化高铁”

2015年11月,中央正式批复甘肃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是目前“一带一路”中我国唯一以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大型国际文博会。

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主题,来自80多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95个外国代表团、1500多位中外嘉宾在2016年9月下旬参加了首届敦煌文博会,就丝路文化交流和精神传承,共同商议、寻找共识。

与会者认为,中国选择在敦煌这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交汇地举办文博会,更易引起沿线国家共鸣。敦煌文博会的举办增进了沿线国家的互信与了解,为全方位互利合作筑牢了民意基础,达到了预期目的。

“敦煌文博会为丝路沿线国家提供了一个人文交流、弘扬丝路精神的新平台,为建设国际共同体铺平了道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共同价值将得到认同并且成为一切工作的基础。”摩洛哥国王皇家顾问安德烈•阿祖莱称,借助敦煌文博会,重塑丝路精神,复兴丝路遗产,可帮助各国在阻止这种全球性倒退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直言,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丝路重镇,敦煌文化所承载的丝路精神更容易得到沿线国家的理解和接受。以文博会这种形式将沿线国家请进来,能帮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唤醒共同记忆。

论、展、演“组合拳”唤醒沿线国家共同记忆

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梁言顺介绍,敦煌文博会准备精心、内容丰富,围绕“论、展、演”三大版块展开,满足了不同国家、不同代表的多层次需求。

“论”——高峰会议和5个分论坛、5个专项论坛的举办,有效推进了沿线国家高层次文化交流对话与政府间合作。其中,在“部长圆桌会议”上,沿线20余国文化部长或代表达成合作共识,一致通过了《敦煌宣言》。《宣言》称,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合作。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敦煌宣言》的通过标志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新机制的建立,将为今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展”——丝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国内10余个省区市的8000余件文物珍品、艺术精品等珍贵展品,在敦煌集中展示,再现了丝路文明交汇景观。

“演”——13台中外节目在文博会举办期间一一上演。其中经典舞剧2016版《丝路花雨》、著名导演王潮歌创排的《又见敦煌》、交响音乐会《马友友大提琴之夜》、大型实景演出《敦煌盛典》等受到中外嘉宾好评。

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此次文博会在文化产业项目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89个影视类、文化创意类、文化科技类、文化旅游类等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078亿元,合作对象涉及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除了文化产业项目,甘肃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与国内外有关机构签署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合作的协议。如,甘肃省与欧洲议会“一带一路”文化委员会签署了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协议,甘肃省与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开展文化交流合作协议。

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仍存困难 亟待畅通渠道

记者了解到,敦煌文博会在促进沿线国家文化、经济等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和合作中还存在诸多难题,亟待畅通渠道,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沿线国家在文化交流中仍存在误解。“目前,中国与沿线国家交流的最大障碍就是不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越不了解对方,越容易产生矛盾,影响各方面的合作。”郑炳林说。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漆子扬介绍,当前,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等缺乏既懂外语又精通专业的人才,导致对沿线国家研究不够,影响与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进度和深度。同时,中亚、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进入也持谨慎态度,互信不够。

对此,专家建议,国家层面宜继续支持文化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与沿线国家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让国内人才走出去学习和交流,以提升对沿线国家的智库研究力量。

二是与会者认为,目前我国亟待出台系统性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政策,使交流合作更具备精确的指导性、更注重“落地生根”。

政府应在精耕细作上多搭建合作平台,比如,增强不同国家间博物馆、档案文献、艺术、遗产和文化机构的密切合作,通过文化周、文化展示、艺术节等形式宣传、推进文化展示。同时,各国可通过交流出版物、研究成果和其他文化信息的形式,在文化研究和发展方面开展协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提供动力。

三是现有的人文交流举措缺乏创新性,难以适应新时期下大众需求。

法国驻华大使顾山表示,作为大使,自己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但当他在文博会的文化年展上看到中国数千件文物珍品、文创精品时,依然感到“超乎想象”。

对此,专家建议,国家宜鼓励创新文化形式,丰富交流内容,可通过逐步推动影视、动漫、文学等沿线国家民众容易接受的艺术作品,向中亚、东南亚等输出。

顾山受访时表示,法国希望与中国从具体层面加强文化合作。法国非常重视两国间电影领域的交流,会继续推动双方合拍电影。同时,也希望看到更多中、法电影走进对方国家,感受彼此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