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1日电(记者胡章俊)在进出口数据持续“双降”的背景下,中国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逆势突围,实现了高达两位数的正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成为实现中国外贸稳定增长的突破口和支撑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额为3.1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6%。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超过4.52万亿元,约占全国外贸总值的1/4,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表现好于全国总体水平。同期,中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贸易往来呈加速态势,国际市场多元化取得一定进展。
回顾近三年间的外贸形势,无论是国际合作还是国内政策支撑、贸易环境塑造、新优势培育等,都无不体现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
国际合作方面,双边、多边合作助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过去三年间,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致力于推动贸易便利化,逐步消除各项贸易壁垒,为区域内各国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贸易畅通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合作规划,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已与56个国家和区域合作组织发表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联合声明,并且签订了相关谅解备忘录或协议。中国与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自贸区协定,还与56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有力推动了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合作。此外,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强化多边合作机制,带动了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国内政策方面,近三年国务院共出台了12个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文件,另有4个关于对外文化贸易、自贸区战略实施等方面的文件也涉及外贸工作。这些政策文件坚持远近结合,既注重稳增长,也注重调结构、转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根据企业诉求,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企业减负增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例如,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海关总署大幅提高机检比例,逐年降低出口查验率,通关无纸化比例提升至95%。全面推行关检合作“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减少企业重复申报项目30%。
与以往出台的政策不同,近几年外贸领域的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包括贸易方式结构、市场多元化、贸易主体和产品结构、贸易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和改善,以全面实现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进而实现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
外贸新优势培育方面,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领域与结构持续拓宽优化,开展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贸易合作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正逐渐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服务外包为例,今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60.7亿元,同比增长22.2%,业务领域涵盖信息技术服务、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等。其中,承接中东欧国家合同金额20.1亿元,同比增长78.4%,是“一带一路”相关服务外包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
同时,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贸易方式也得到蓬勃发展,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中国企业“海外仓”的建设,都有效优化了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了贸易便利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三年来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使用加速拓展,为外贸发展带来了极大方便。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2.63万亿元。
一是中国央行与其他央行货币合作深化。截至2016年8月15日,已和境外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中21个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额度已经超过了3.12万亿(不含已失效或未续签)。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也已经陆续实现了11种货币的直接交易。
二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和清算体系加速建立。截至2016年8月20日,中国已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央行签署了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定,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央行签订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截至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拓展到20个,其中7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6年6月7日、25日,中国央行分别与美联储、俄罗斯中央银行签署了在美国、俄罗斯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此外,自2011年中欧班列首次运行以来,已经逐步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物流品牌,并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望塑造全新的贸易格局。刚刚公布的《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对中欧班列未来5年的建设发展任务进行部署,今后中欧班列将继续推动沿线国家货运班列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最终为中欧贸易带来新增长点。
总体来看,在当前国际贸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在“一带一路”贸易中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在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外贸发展新增长点的作用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