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亚投行、丝路基金“双剑合璧”保驾资金融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01 14:20:00

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1日电(记者张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在促进资金融通方面,设立了专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丝路基金,建立了可以与“一带一路”建设相互配合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代表中长期债权融资的亚投行和中长期股权融资的丝路基金成为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机构。在金融领域,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2016年8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

亚投行:助力一带一路债权融资

亚投行从开始筹划到今年1月16日正式开业,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力争成为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

在此之前,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中国一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亚投行的筹建,则是中国首次实现以发起人和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除了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中国这一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也是基于自身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的同时,对于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在不断更新观念。

亚投行设定的主要投资领域将在亚洲地区,该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球1/3左右,是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不过,不少亚洲国家由于资金缺口巨大,基础建设滞后,成为经济腾飞的掣肘。亚投行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国际上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求,和世行、亚行等现有目标形成有益互补。

与同样着重支持第三世界基础设施投资的世界银行和亚开行不同,亚投行相对淡化“扶贫”功能,将最大限度地支持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投入运营后,灵活采用一系列方式助力亚洲基建项目融资,可以期待包括传统的贷款、银行+基金的股债配合模式及提供担保等,覆盖的领域主要为能源、交通、农业、通信、城市建设等。

中国社科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悦表示,亚投行步入正常运行轨道后,投融资方式可以多样化,融资渠道还将包括银行同业拆借、集中初始成员国的主权信用发行债券。而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则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加入。

亚投行“行动迅速”,在启动后仅6个月时间里就批准了4个项目,其它国际多边贷款机构往往需要1至2年才能做到这些。一些人担心亚投行不遵守规则,比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开展项目。可是,在亚投行批准的首批4个项目中,有3个是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项目,自然受相关国际协议和规则的约束。

《经济学人》撰文评价亚投行的积极角色:亚投行代表中国影响力,让全世界为之侧目,并且以实际行动证明,外界此前种种担心和猜测没有依据。亚投行代表中国势不可挡的发展潜力,现有国际金融机构需要同中国开展务实合作。

丝路基金:服务一带一路股权融资

区别于着重债权投资的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运营模式偏向于股权直接融资,主要解决项目投资主体的问题。覆盖地区较亚投行有所不同。目前,丝路基金的具体投资领域还是围绕服务“一带一路”主线,重点支持沿线基础设施、资源能源开发、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促进中国和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丝路基金由中国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于2014年12月29日在北京成立。丝路基金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中长期的股权投资,引导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相互配合。通过引导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带动民营资本、地方政府及国际资本共同参与子基金的设立。

目前,丝路基金已投资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参与了中国化工并购意大利倍耐力公司,购买了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部分股权。此外,2015年12月14日还与哈萨克斯坦出口投资署联合设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项基金,这是丝路基金成立以来设立的首个专项基金。

对于项目的金融支持,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争鸣在接受分析师采访时表示,丝路基金在成立时以股权投资为主,但为支持相关投资,丝路基金仍然提供贷款、银行贷款、债务融资或者其他,还可以与基金、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来支持项目。

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认为,这些项目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丝路基金的业务模式和投资理念,通过股权加债权等多元投融资模式,在支持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走出去、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

未来,预计丝路基金将引导更多国际和区域多边金融机构在母基金和子基金的层面开展更多配合和合作,通过股权、债权相配合,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本国政府财政资金、外国ODA(官方开发援助)、本国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联合融资”方式予以推进,为可以在中长期实现稳定合理回报的项目提供更多融资辅助。

金融业走出去仍待加速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众多金融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共有9家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设立了56家一级分支机构。同时,来自20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6家商业银行在华设立了7家子行、18家分行及42家代表处。“一带一路”沿线的金融服务网络已基本搭建完成。

金融业“走出去”一方面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在电力、资源、交通、基建、制造业等领域促进了国际产能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海外财务顾问水平,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这既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走出去”的企业在金融支持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也为企业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资银行已在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完善机构和服务网络布局、推动重大项目信贷支持、开展业务创新等方面进行强化,但仍面临着一些风险与挑战,如合规和反洗钱风险加大、盈利能力存隐忧、系统性风险隐患增多、国别风险大幅上升,以及传统的信用和市场风险等。

对此,业内人士也呼吁进一步优化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布局,强化多边、双边金融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业“走出去”。可以适当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分支机构,运用多元化渠道提升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并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发挥多元化跨境融资优势,多渠道开辟和增加长期低成本资金来源,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紧密结合,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