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7年的非洲:稳步求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12-18 09:15:17

新华社内罗毕12月18日电(记者朱绍斌)2017年,媒体聚焦相对较少的非洲大陆实现了稳步发展:各种基建项目“铺天盖地”,城市面貌持续改善,移动通信产业蓬勃发展,大批非洲青年跃跃欲试…… 

这个最“年轻”的大陆正朝着非盟《2063年议程》确定的发展目标,推进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追逐发展之梦。 

经济发展重获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预测,201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2.6%,实现温和复苏。2016年,这一地区仅增长1.4%,成为20多年来这一地区最低年增速。 

若撇开占据非洲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尼日利亚和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经济体2017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4%,高于全球经济预计3.6%的增长水平。 

非洲经济进入新的上升通道,部分得益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以肯尼亚为例,由中国企业修建的连接首都内罗毕和蒙巴萨港的蒙内铁路今年年中通车运营。这一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当地备受好评。 

在埃塞俄比亚,政府11月宣布了一项由世界银行资金支持的3.8亿美元电力项目,计划在未来7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让更多农村地区用上电。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官员约翰内斯·海卢认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为非洲国家创造额外2%的GDP增速。 

多项改革有待推进 

根据《2063年议程》确定的未来发展长远规划,非洲将实现地区一体化,实现和平繁荣,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有力的力量。为此,需要在多个层面推行改革。 

在经济层面,要推动多元化发展。IMF认为,非洲国家急需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和融资环境,寻找增长动力,推动出口多元化。 

在安全层面,恐怖袭击在尼日利亚和索马里等国依然不时发生,南苏丹内战尚未消停,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非盟近年来在解决地区安全和冲突方面的作用受到质疑,因此需要改革,以加强执行力和影响力。 

在社会层面,非洲12亿人口中,60%人口的年龄在24岁以下,这意味着非洲大陆拥有人口增长优势和巨大市场潜力。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以及非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让更多青年拥有教育和就业机会。 

中非合作注入动能 

在世界全球化的当代,非洲想实现崛起之梦,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互动。2017年,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的步伐稳步迈进。中国不仅是非洲谋求自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贡献者,也是国际对非合作的引领者。 

非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合作伙伴。非盟基础设施与能源事务委员阿布-扎伊德·阿马尼说,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巨大,非洲希望未来能在这一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 

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非关系发展迅猛,双边贸易年增长20%,直接投资年增长约40%。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认为,中非经贸合作近年来开始往投资领域转型。由中国大力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拉升非洲的经济发展。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