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文莱将迎来第一座跨海特大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1-03 08:52:00

文莱

新华社斯里巴加湾市1月3日电(记者薛飞)岁末年初,文莱大摩拉岛大桥工地依旧繁忙,几天前大桥顺利合龙。“今年4月大桥有望全面通车,将成为文莱第一座跨海特大桥。”项目中方负责人吴炜对新华社记者说。 

大摩拉岛大桥全长5915米,是连接文莱摩拉区和海上大摩拉岛的重要桥梁。据了解,项目合同金额约合12.73亿元人民币,由中国港湾公司承建,工期30个月。 

据中国港湾(文莱)工程有限公司文莱合伙人介绍,该项目受到文莱各界广泛关注,大桥建成后对推进文莱的发展以及大摩拉岛油气炼化产业开发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加快大摩拉岛成为世界级产业园区的步伐,有助于重塑文莱经济发展格局。 

在介绍工程施工情况时,吴炜说,大摩拉岛一片荒芜,放眼望去只有无尽的荒草灌木与岸边一片片不知深浅的沼泽地,码头和道路还没建起来,物资很难运到岛上。 

面对物资不能运到岛上无法建立营地的问题,施工方想出办法,利用岸边一小块空地,就地取海砂垒起简易土码头,趁涨潮时用驳船将挖掘机等设备运送到大摩拉岛。 

之后,施工又遭遇难题。2016年3月,大摩拉岛大桥主墩相邻栈桥及钻孔平台突遭船只猛烈撞击,栈桥和平台受损严重,影响到项目工期。“我们当时遭遇了巨大挑战,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加快施工速度。”项目总工程师欧阳小华说。 

施工方经过反复试验,采用新方法提高了预埋件精准度,还节省了安装时间。此外,将每天的工序作业时间细分,加强引导,实现工序快速衔接,确保工期不延误。 

在保障施工安全方面,项目部聘请马来西亚籍安全管理经理及本地安全工程师,组建国际化安全保障团队,确保项目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为保证机械设备不出故障,项目部外聘专业维修人员。除每周对设备进行例行巡检外,项目部根据维修记录进行分析,故障多的地方重点保养,配件容易损坏的就提前采购。 

“只有大家秉承‘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精神,才能攻坚克难。”大摩拉岛大桥项目经理张帅军说,“中国制造”助益文莱发展,让双方实现共赢。

相关推荐
从广西到文莱——一筐柑橘的“一带一路”之旅

中国与文莱隔海相望。近年来,越来越多甜美多汁的沃柑从中国广西来到文莱。高效的冷链物流和便利的贸易政策,让越来越多文莱百姓可以买到来自中国的新鲜柑橘,享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福利。

专访丨文莱与中国合作空间广阔——访文莱-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陈家福

文莱-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陈家福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文莱与中国合作空间广阔。两国深化合作不仅使两国人民受益,还有助于促进地区繁荣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