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年进口俄油将达3000万吨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1-03 15:25:33

1月1日,俄罗斯原油进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开始从漠河向大庆林源输送,标志着我国东北能源运输通道俄油进口的第二通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每年从该通道进口的俄油量将从现在的15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管道全长941.80km,起于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输油站,途经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终点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林源输油站。工程于2016年8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穿越500公里原始森林无人区和多年冻土地带,经历了漫长冬季和最低零下50摄氏度的极寒考验,创造了高纬度极寒地区管道建设180天焊接800公里的“中国速度”。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消费量上升的同时,伴随着东北地区自产原油量递减,原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2011年1月1日,中俄石油管道一线工程正式投产。截至2017年11月1日,中俄石油管道一线累计输送俄罗斯原油1.07亿吨,成为中俄能源合作共赢典范。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原油供需矛盾依然严峻。基于此,2013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扩大原油贸易合作协议。同年6月,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向中国增供原油贸易合同,计划从2018年1月起,通过中俄二线向中国每年增供原油1500万吨。

根据项目规划,2018年1月1日二线工程正式投产输油后,从东北输油管道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将由每年1500万吨增至3000万吨。建设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东北油气战略通道,优化国内油品供需格局,提振东北工业经济,有力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中俄石油管道一线、二线的相继建成投产,作为中国四大能源通道之一的东北能源通道将进一步完善。就东北地区而言,大庆油田和辽河油田等老油田目前已经进入开采寿命的中后期,采出液含水量明显增大,采油成本明显上升,原油产量逐年递减。通过建设中俄二线管道,扩大引进俄罗斯原油,可及时填补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供应缺口,将有效完成吉林、抚顺、大连等二十多家东北炼厂的资源供应。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俄罗斯画家列宾多幅代表作首次来华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同推出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日前在国博开幕,2025年7月23日至2026年1月11日面向公众展出。本次展览汇聚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两大俄罗斯艺术机构珍藏,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多幅列宾代表作首次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