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德国商学界看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1-08 15:29:00

新华社柏林分社1月8日电 (记者乔继红)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德国商界高管、机构学者以及媒体均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外溢效应予以高度关注。 

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克泽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且稳定,中国正在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中国在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领域让西门子等企业看到了巨大机遇。 

他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新活力,也给西门子这样的跨国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 

他认为,中国是西门子的绝佳投资地。2017年,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业收入为72亿欧元(1美元约合0.83欧元),拥有员工超过3.2万人。目前中国已成为西门子在海外的第二大营收来源国。 

西门子公司首席技术官博乐仁表示,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都将加强数字化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他说,中国最新出台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显示,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他相信,人工智能将在中国快速崛起,将给相关行业和企业创造巨大成长空间。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改革,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测中心主任施蒂凡·库斯认为,中国经济体量大,增长稳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中国决策者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对于世界经济意义重大。 

库斯对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信心,认为中国金融系统稳定,经济还将有很大增长空间,未来两年将依然保持较高增速。他认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已取得成效,未来需要继续推进。 

德国《商报》日前也发表题为《中国2018年将维持经济增长目标不变》的文章,文章援引专家观点说,2018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重大风险,仍将保持6.5%的增速,而且增长质量将更高。 

德国《世界报》和《每日镜报》都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未来还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需警惕国企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等风险因素。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