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沪港通“两岁”运行平稳 跨境投资静待深港通“加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18 15:47:00

新华社信息上海11月18日电 (记者潘清) 累计交易金额近3.5万亿元,“北上”和“南下”累计净流入资金分别有逾1300亿元和近3000亿元人民币。作为内地与香港跨境双向投资的开创之举,17日沪港通迎来了“两岁”生日。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正式开闸,成为联通上海与香港两大金融中心的特殊纽带,更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两年来,沪港通经历了从“慢热”到平稳运行的成长。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显示,沪股通累计标的687只(含已被调出的)、港股通累计标的352只(含已被调出的)全部发生交易,累计交易金额3.48万亿元。

其中,沪股通共464个交易日,累计交易金额2.26万亿元人民币,净买入1325亿元人民币;港股通共455个交易日,累计交易金额1.22万亿元人民币,净买入2947亿元人民币。

沪港通带来的,不仅是资金的南来北往,更是两地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曾经是估值“洼地”的A股,因此进入更多国际投资者的视野。两年间,沪市平均市盈率从约12倍平稳提升至目前的16.28倍。

作为表征内地与香港两市估值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从2014年7月的88.72点历史低点震荡上行至沪港通开通前的101点水平,2015年7月创下154.11点的阶段高点。截至今年11月16日,这一指数收报125.63点。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认为,沪港通开通两年总体效果很好,通过为内地和国际投资者提供便捷投资渠道,不仅有力地激活了沪港两地市场,也为资本账户开放积累了经验,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添了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沪港通两周年“庆生”的同时,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又将迎来新的突破,跨境双向投资机制正静待深港通的“加盟”。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杰表示,作为继沪港通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新举措,深港通不仅是交易机制上的突破,更会促进境内市场的深入交互,激发创新经济,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周杰分析说,深港通将更多代表创新力量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投资标的,有利于后者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和市场红利。除了交易限额的突破和投资范围的扩大,深港通推出将使更多优质境外企业进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之中,这将有助于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走向投融资货币。

在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看来,中国的资产向全球配置,全球的资产补齐向中国配置,将是金融发展未来20年的核心主题之一。

“沪港通、深港通就是在进行这样一种探索。”李小加说,对于沪港通、深港通而言,“通”的方式是独特和创新的,是安全可行的,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关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外汇便利化政策助力“一带一路”经贸往来双向畅通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有效畅通双向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为经营主体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中国与巴西进一步促进多领域跨境投资和经贸合作

中国商务部24日对外公布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成果清单。清单显示,中国与巴西就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低碳和清洁技术投资等领域合作事项达成一致,同意在数字经济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

“深港通”五年来累计交易金额近42万亿元 年均增长超90%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12日在广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