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8年我国外贸维持两位数增长难度增大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1-12 15:18:57

新华丝路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丁雅雯)2017年,我国进出口增速实现14.2%的恢复性增长,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析认为,在全球经济有望继续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将保持增长;但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基数较高,维持两位数增长的难度增大。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在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7年我国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动: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外贸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等。其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低基数因素对2017年增速贡献较大。数据显示,2017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2.6%,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7.3%。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8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对外贸增长较为有利。但受基数较高、大宗商品价格承压等因素影响,预计2018年外贸保持两位数增长的难度加大。

总体上看,全球经济复苏劲头依然强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7、2018年全球GDP增速预期上调至3.6%、3.7%。同时,将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上调至2.2%和2.0%;此外,制造业复苏将提振新一轮贸易增长。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近期发布的二季度全球制造业报告,预计全球制造业今年增3.2%,为过去6年来最高。全球制造业复苏,会间接推动全球制成品和中间品贸易增长,为全球贸易可持续增长提供助力。

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黄颂平说,一是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较为突出,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与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冲击,世界贸易复苏之路仍将曲折。二是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程度上升,一方面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发展,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实施“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政策,促进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回流。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升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际经济形式跟踪研究”课题组认为,发达国家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动将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影响。美联储从今年10月开始启动“缩表”计划,欧央行将月底购债计划从600亿欧元削减至300亿欧元,澳大利亚、韩国央行在为明年上调利率做准备......随着主要经济体逐步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将对国际资本流动、世界经济复苏以及全球贸易发展产生影响,使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退出量宽政策的时机和节奏掌握的不好,也不排除阻断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可能。

此外,OPEC减产执行率有所下降、美国原油产量以及出口增加预期升温等因素,使2018年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能否持续不确定性加大。根据IMF的预计,2018-2022年,初级商品价格指数与2017年基本持平。

外贸进出口

 

相关推荐
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关总署4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161.3亿元,同比增长11.9%,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长11.8%、进口增长13.2%。

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一线见闻

连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一家家外贸企业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依托“一带一路”布局新的海外市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降低对美外贸依存度。

外贸优品拓内销 广交会再添贸易新“桥”

外贸优品广东行和国内采购商对接会4月18日在广州举行,活动汇聚300余家优质外贸企业与360家国内采购商,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为外贸企业搭建拓内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