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发展经验启迪非洲工业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28 10:15:00

新华社信息维也纳11月28日电 (记者王腾飞) 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几十年内推动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在非洲大陆,各国也在努力借鉴中国工业化发展经验,为非洲新型工业化描绘蓝图。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工发组织”)举行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之际,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发展机构的代表齐聚维也纳。代表们普遍认为,只有包容和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才是促进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必将为非洲工业化提供启迪和镜鉴。

作为原材料产地,资源丰富的非洲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面临经济结构单一、贫困以及环境污染等挑战。

另一方面,非洲却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数据显示,非洲制造业的人均生产率大约是农业人均生产率的6倍,在非洲所有产业中最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最大。

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的35年间,非洲劳动力人口(25岁至64岁)从1.23亿增长至4.25亿。与会代表认为,这堪称非洲发展制造业的人口红利。

当前,非洲同时面临谋求经济发展、减少社会贫困并兼顾环境问题等多重任务。对此,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走上联合国工发组织倡导的包容、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新道路,才是实现非洲经济转型的出路。

不少代表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合作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已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的受援国崛起为如今的援助国、投资国,中国资本、技术和发展模式与经验,正日益助益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

一些与会代表认为,非洲国家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条件,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国情有相似之处,中国发展经验对非洲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而中国发展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工业园区,即把优势资源集中在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有效引领整体经济发展。

塞内加尔促进投资、合作和国家电子政务发展部长胡迪娅·姆巴耶告诉新华社记者,塞内加尔在大力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受益于中国工业发展经验,塞内加尔正在与中国企业积极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能来塞投资。

埃塞俄比亚工业部长迈卜拉赫图·梅莱斯指出,工业发展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有助于减少贫困。他说,埃塞俄比亚希望建立更多工业园区,希望能够借鉴更多的中国发展经验,得到更多中国企业的帮助。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李勇说,中国已成为全球产能合作重要的参与者,中国经验必将显著造福非洲工业化发展。李勇表示,他看好非洲工业化的前景,非洲工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据悉,联合国工发组织当前在非洲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以点带面推进非洲工业化进程。目前,在埃塞俄比亚等国筹建的一批新型工业园区中,中国企业成为重要的参与方。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