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发展经验启迪非洲工业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1-28 10:15:00

新华社信息维也纳11月28日电 (记者王腾飞) 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几十年内推动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在非洲大陆,各国也在努力借鉴中国工业化发展经验,为非洲新型工业化描绘蓝图。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工发组织”)举行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之际,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发展机构的代表齐聚维也纳。代表们普遍认为,只有包容和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才是促进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必将为非洲工业化提供启迪和镜鉴。

作为原材料产地,资源丰富的非洲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面临经济结构单一、贫困以及环境污染等挑战。

另一方面,非洲却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数据显示,非洲制造业的人均生产率大约是农业人均生产率的6倍,在非洲所有产业中最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最大。

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的35年间,非洲劳动力人口(25岁至64岁)从1.23亿增长至4.25亿。与会代表认为,这堪称非洲发展制造业的人口红利。

当前,非洲同时面临谋求经济发展、减少社会贫困并兼顾环境问题等多重任务。对此,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走上联合国工发组织倡导的包容、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新道路,才是实现非洲经济转型的出路。

不少代表指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合作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已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的受援国崛起为如今的援助国、投资国,中国资本、技术和发展模式与经验,正日益助益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

一些与会代表认为,非洲国家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条件,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国情有相似之处,中国发展经验对非洲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而中国发展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工业园区,即把优势资源集中在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有效引领整体经济发展。

塞内加尔促进投资、合作和国家电子政务发展部长胡迪娅·姆巴耶告诉新华社记者,塞内加尔在大力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受益于中国工业发展经验,塞内加尔正在与中国企业积极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能来塞投资。

埃塞俄比亚工业部长迈卜拉赫图·梅莱斯指出,工业发展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有助于减少贫困。他说,埃塞俄比亚希望建立更多工业园区,希望能够借鉴更多的中国发展经验,得到更多中国企业的帮助。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李勇说,中国已成为全球产能合作重要的参与者,中国经验必将显著造福非洲工业化发展。李勇表示,他看好非洲工业化的前景,非洲工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据悉,联合国工发组织当前在非洲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以点带面推进非洲工业化进程。目前,在埃塞俄比亚等国筹建的一批新型工业园区中,中国企业成为重要的参与方。

相关推荐
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

以“跨越时空山海,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为主题的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在京开幕。

国际观察|关税风暴下非洲贸易的突围与新生

美国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的所谓“对等关税”上月生效。其中,多数非洲经济体面临15%的关税,南非输美商品更面临高达30%的关税。

以标准“软联通”促进中非人民“心联通”——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中非合格评定能力提升活动

为深入推进中非质量提升计划,推动中非规则标准“软联通”,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开展第6期对非合格评定能力提升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医学能力验证专业技术培训”,来自肯尼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专业人员参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