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疆国际班列年度通行数达2226列 货物涉五金百货食品服装

来源:大陆桥物流联盟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2-02 16:44:42

啤酒、火腿、红酒、面粉、服装、五金百货……从单一的IT类产品到丰富的各类商品,2017年新疆对外贸易又踏上新台阶。据了解,乌鲁木齐海关2017年共监管西向国际货运班列2226列,货运量115.91万吨,货值161.04亿美元。

从乌鲁木齐海关了解到,2017年在乌鲁木齐海关监管的西向国际货运班列中,中欧班列所占比重近9成,成为国际班列的“主力军”。自2011年6月首趟“渝新欧”班列开通以来,中欧班列凭借着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特点,以及价格约为航空的五分之一、运行时间约为海运的三分之一的优势迅速发展壮大,班列由最初的每月一列,发展到后来每周一班、每天一列。

以2017年阿拉山口口岸为例,平均每5小时就会有一列国际班列途经口岸。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17年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班列1970列,货运量89.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4%、183.2%。当前阿拉山口口岸是我国国际班列通行数量最多的陆路口岸,已连续两年突破1000列。

据阿拉山口海关监管科科长阳明介绍:“途经口岸的中欧班列由最初的一个城市一条线,发展到现在的12个城市12条线都在走。货物由最初单一的IT类产品发展到现在的设备、五金百货、服装产品等。尤其是进入2017年,每个月的通行数量都在增加,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班列发展初期,发往欧洲的列车基本可以实现满载出口,但返回国内列车空载进口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欧班列全程物流成本偏高。伴随2013年2月首趟重庆返程班列的开通,去程满载、返程空载的局面得到逐步改善。目前,“渝新欧”“汉新欧”“蓉新欧”“郑欧”“义新欧”班列已经实现双向稳定运行,满载率也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渝新欧”“郑欧”、“义新欧”和“长安号”返程货物满载率均超过90%。

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打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通道,为贸易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贸易选择。据阿拉山口鸿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沈志军介绍:“现在班列进出口的货物种类越来越丰富,除了汽车及笔记本、显示器等IT产品外,像母婴产品和啤酒、火腿、红酒、面粉等农副产品也逐渐通过班列来到国内消费者手中。”

目前,乌鲁木齐海关着眼于中欧班列发展中存在的运行成本高、“规模不效益”等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了“海关E物流”方案,指导研发了“关检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缩小监管单元、允许补货补轴和内外贸货物同车运输,推动创新中欧班列运行模式。

热点四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百余名上合组织外宾访新疆:“这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美!”

新疆之美在何处?在百余名来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外宾的惊叹声中,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在于发展。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5.4% 一季度新疆外贸“开门红”

一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1081.6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值951.7亿元,进口值129.9亿元。新疆外贸平稳运行,实现“开门红”。

丝路枢纽“扩容” 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含金量”凸显

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启用新航站楼,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较原有机场保障能力增长两倍以上,国际航空枢纽的“含金量”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