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海关监管进出口40年跃升近290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2-11 09:15:40

新华社上海2月11日电 (记者吴宇) 记者从9日举行的2018年上海海关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从1978年至2017年的40年间,上海海关监管进出口总值从30.3亿美元跃升至8814.7亿美元,增长近290倍。 

据统计,从1978至2017年的40年间,上海海关累计为国家征收税款4.14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基石。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上海海关实现税收入库4305.9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1%,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占全国海关征税总额的22.7%。 

据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介绍,2017年,上海海关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化升级31项已出台的创新制度,积极回应自贸区深化改革需求,自贸区全年进出口1.3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7%,以仅占上海1/5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2%的外贸总值。 

2017年,上海海关推动“上海-莫斯科”中欧班列顺利开通,促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商贸合作。全年上海海关关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1.4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8%,增速高于关区全年外贸增幅3.8个百分点。 

2017年,上海海关立案走私违法案件2987起、案值142.7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2.1%和1倍,创历史新高。其中,查获废塑料、废矿渣、废棉等洋垃圾1.39万吨,退运固体废物2310吨,有力维护了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继续加大对农产品、资源类商品、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全年立案58起,案值2.52亿元,缴获毒品130余千克。 

2017年,上海海关关区进出口海关通关时间分别为18.77小时和1.32小时,较2016年分别缩短36.29%和34.98%,为上海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作出了贡献。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