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发力智能制造迎接产业变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09 09:57:00

图为12月6日机器人在展会现场表演打击乐 记者季春鹏摄

图为12月6日机器人在展会现场表演打击乐 记者季春鹏摄

新华社信息南京12月9日电 (记者陈刚、杨绍功、潘晔) 能玩转“二龙戏珠”、会写毛笔字、演奏打击乐……这几天,一众“身怀绝技”的机器人亮相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成了当仁不让的“网红”。然而,其背后的技术含量和产业变革,才是大会的真正聚点。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6至8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位中外院士在内的相关产业政策制定者、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和多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参会。

制造业的发展一度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代名词。但面对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内部不断增强的转型升级需求,中国制造业亟需强筋壮骨。

本次大会“让制造更聪明”的主题,既体现了业界期待,更标注了中国制造的转型思路。会上正式发布的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则为中国智能制造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指明了推进重点和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带来重大影响。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变革的主要方向。

“用机器人帮助客户提供实时监测,做有计划的服务,我们的客户非常积极地引进数字化概念来提高生产效率。”参展商ABB公司的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顾纯元说,作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参与者,可以预期在大数据时代和云系统中,制造业将迎来质变。

发力智能制造,也彰显了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决心。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表示,此次发布的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更多体现了政府的指导性,各大企业可以此找到自身的发展定位,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去“申请项目”。

平安证券分析师黎焜认为政策将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如,规划提出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在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等。

智能制造并非机器人或者“机器换人”那么简单,而是更多体现在全方位的转型与升级。“如何把先进的技术用到制造体系里,提高生产效率,用最优的成本,让生产体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顾纯元认为,智能制造更多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的优化提升。

参会的多位企业界人士表示,虽然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成果明显,但在一些领域缺乏关键装备和技术,而这正是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十大任务”的前两项内容。

“中国的制造业仍处在工业2.0和3.0阶段之间,这是基本国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说。

尤政认为,要发展成制造强国,既要打好基础,如基础的元器件、传感器、材料等,也要重视前沿和创新,“不仅要做世界上已有的东西,还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要鼓励一批领先的企业往全球智能制造第一方阵里跑。

相关推荐
布局全球 信光能源推动能源转型“中国方案”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下,信光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以滁州基地为核心,积极拓展全球市场,构建全球化服务网络,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贡献 “中国方案”。

墨西哥首都举办“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

“发现彼此——二十四节气江南记忆”文化展28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塞巴斯蒂安基金会举办,吸引来自艺术、教育等领域的近百名参观者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举办2025年斋月慈善捐赠活动

3月20日,中国驻迪拜总领馆在迪拜德拉穆斯林社区举办斋月慈善捐赠活动,为当地劳工群体捐赠开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