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昊博 2018-03-12 09:41:00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邬慧颖)“让陶瓷文化课程走进孔子学院”“设立‘中国陶瓷文化日’”。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建议,多方面打通中外文化交流渠道,营造更加良好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环境。

“山水不墨景如画,窑火无声越千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市长梅亦说,瓷器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商品、第一次全球化时代昂贵的“中国制造”,更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中国陶瓷在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独特的作用。

梅亦建议,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开放思维,让中国陶瓷文化以新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进行对话。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认为,新时代下,新媒体的普遍应用可能会使得文化传播以碎片化的方式展现,而逐渐让陶瓷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地位被淡化。因此,要找准中华陶瓷文化定位、充实中华陶瓷文化内容、丰富中华陶瓷传播媒介,营造良好的中华陶瓷文化传播环境。

宁钢建议,一方面,在国内高校以及海外的孔子学院开设陶瓷文化特色课程,以此为媒介,传播中国民族工艺、绘画方法等,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城市设立中华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或陶瓷艺术工作室。

对于陶瓷文化走进孔子学院,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国际陶艺家工作室主任张婧婧也表示赞同。她还建议,可探讨设立“中国陶瓷文化日”,推动陶瓷艺术教育的国际化推广,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陶瓷文化,并加大对陶瓷文化类留学生的奖励力度。

相关推荐
柬中民间组织携手举办“小而美”项目造福柬埔寨百姓讲座

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合作,7月31日下午在柬埔寨王家农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柬中合作典范:“小而美”项目造福柬埔寨百姓讲座。

和鸣知音 以乐为媒——中马青年艺术家相遇民乐中

16日晚,“齐鲁南洋·和鸣知音”山东青年民族乐团马来西亚交流演出活动举行,来自中马两国三所高校的青年民乐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与年轻学子相遇舞台,以乐为媒,以曲会友,合奏一场音符跳动、情意共鸣的文艺汇演。

景德镇:“瓷”聚万里宾朋

6月4日,中国陶艺国际夏季进修学院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陶艺工作室开营,来自美国、土耳其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30天的陶艺学习与文化探索之旅。连日来,学员们在专业教师和传统匠人的帮助下,学习了中国传统制陶技艺、现代陶艺创作等系列陶瓷课程,并前往博物馆、艺术馆、陶瓷企业等进行文化考察,深入了解中国陶瓷的历史脉络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