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科威特扶植养鱼项目以减少海产品进口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4-09 11:26:34

新华丝路网科威特4月9日电 (记者聂云鹏、王薇) 据当地媒体8日报道,科威特科学研究院7日表示,科威特已成功完成一项鱼类养殖项目,旨在满足国内海产品需求,并为当地投资者提供养殖场所。

科威特科学研究院院长萨米拉介绍说,目前科威特海产养殖只能满足当地消费的20%需求,另外80%的需求由海外生产商出口到科威特。她说,该鱼类养殖项目旨在遵循“科威特2035年愿景”计划,通过减少海产品进口以保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她说,该项目包括四种海产,其中有尖吻鲈鱼、斑节对虾、罗氏沼虾和皇帝蟹(Barramundi fish, giant tiger prawn, giant river prawn and giant crab),它们都能够适应科威特炎热的气候,并且已经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类似炎热的水域条件下成功养殖。

研究所研究员阿玛尼表示,这些生物因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的特性而被选中,并且能够在6到8个月的时间内上市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该计划将在近期内被推广给国内投资者,每平方米水域能收获40公斤海产。

2010年2月,为了改变长期存在的石油依赖型经济结构,科威特政府公布了“科威特2035愿景”计划,希望将该国建设成为地区贸易和金融中心。

相关推荐
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开启“中国电影文化主题月”活动

由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中国电影文化主题月”开幕式活动3月12日在科威特哈瓦利省举行,标志着“中国电影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纪念贾比尔亲王访华60周年活动在科威特举行

纪念贾比尔亲王访华60周年活动2月12日在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举行。科威特王室成员、政府官员、驻科外交使节、中科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进口三文鱼如何满足新春餐桌热需

今年春节期间,三文鱼这一过去按块卖的高端食材,“游”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新春餐桌上的“热宠”。对于这一改变,四川有着深刻的体会,“北欧的三文鱼最快48小时可从捕捞地端上成都餐桌”被写入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地处内陆,成都却拥有如此底气。那么,一条三文鱼从原产地“游”到百姓餐桌,其间究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