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博鳌论坛:亚洲出现避险性资本外逃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罗浩 2018-04-09 18:13:00

新华丝路网海南博鳌4月9日电(记者余蕊、陈碧琪)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8日发布《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8年度报告》指出,由于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和更高的经济和政治风险,亚洲2016年出现了“避险性资本外逃”的趋势,10个最大的亚洲经济体资本赤字达1190亿美元,而美国和欧盟在2016年吸收了全球证券投资总额的96%。

报告指出,2016年亚洲10个最大经济体的资本流出总额为6890亿美元,而资本流入仅为5700亿美元,造成了1190亿美元的赤字,出现了“避险性资本外逃”。中国传统上被认为是外国证券投资的吸引国,但2016年约有788.3亿美元的证券投资流出中国,而流入的资金为679.6亿美元。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介绍,多年来亚洲主要经济体储蓄过剩,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这些储蓄没有在当地金融市场流动,而是主要流向了发达经济体。2016年,美国和欧盟市场共吸收了5.63万亿美元,占全球证券投资总额的96%。与美国和欧盟分别为26.91%和15.65%的资本流入激增形成对比的是,流入亚洲主要经济体的资本仅增加了12.49%。

“这种资本流动模式将使亚洲各经济体面临资本外逃的高风险和更高的融资成本。”周文重说。

报告指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可能使投资者更愿意持有美元主导的资产。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6.8%,人们越来越担心资本外流的激增可能会加剧,从而给中国的金融稳定带来更大的压力。

报告还提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亚洲对资本会产生强劲的需求,因此需要一个有效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亚洲对资本的需求特别是基础设施对资本的需求非常高,保守估计显示,至2020年将超过8万亿美元。“亚洲各经济体应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一机会,在坚定的改革过程中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世界级的一体化金融市场。”周文重说。

相关推荐
特稿|向世界传递“春之声”——从三场国际论坛看中国经济向“新”大势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纵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展开探讨。其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三大焦点领域。

博鳌亚洲论坛|记者手记:博鳌,听“南方”潮起

近年来,“全球南方”日益成为热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和中国”“占全世界人口大多数”“大金砖”……在出席论坛的许多中外嘉宾眼中,这一热词蕴含卓然势头和多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