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布21个金融创新案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22 09:44:00

新华社信息天津12月22日电 (记者韦慧) 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近年来天津多个部门及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创新。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公开发布了21个创新案例,截至目前共已先后发布4批共38个创新案例。

记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创新案例,包括7个政府与监管部门简政放权等完善服务类案例,14个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类案例。

在推进简政放权方面,据天津市银监局副局长王文刚介绍,该局将自贸试验区内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由审批制改为报告制,扩大了银行业机构适用范围。

“央行去年底发布的天津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中,其核心内容的21条54项具体措施,落实和部分落实的已近70%。”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副行长刘通午说。

天津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天津开展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共获得外债额度90亿美元,目前已使用67.86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也抓住自贸区政策红利,大胆进行业务创新,支持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例如,今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协调香港分行直接向天津自贸试验区企业发放7500万美元贷款,这是全国农行系统首笔跨境直贷业务;华夏银行天津分行设立“碧水蓝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水、土、大气污染治理等绿色环保产业。浦发银行天津分行推出“含权贷”投贷联动创新产品,帮助企业在实现债权融资的同时锁定未来股权融资,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此外,金融机构还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不断提升租赁业发展水平。例如,工银租赁开发Cplease租赁业务管理系统并率先提供给同业使用;光大银行天津分行开展境内外币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单以飞机租赁资产为依托的境内外币资产证券化业务。

相关推荐
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 意在促进理解深化互信

7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外文局、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活动旨在增进相互理解、深化战略互信,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乘“数”而起——天津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当数字浪潮与经济发展深度交融,渤海之滨的天津,正乘“数”而起,在数字经济赛道上打造发展新优势。

上合组织国家共商城市合作交流新机遇

“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开幕式7月8日在天津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市长、驻华使节、智库专家等齐聚天津,共同探讨上合组织国家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扩大共识,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