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关货物通关时间有望继续压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1-04 10:53:00

资料图7

资料图

新华社信息北京1月4日电 (记者林晖) 记者1月3日从海关总署获悉,2017年全国海关将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货物通关时间有望再压缩三分之一。

全国海关近年来优化调整出口查验率,加大集装箱检查设备的配备力度,大幅提高海关非侵入式查验比例,对适宜机检查验的进出口货物优先实施机检查验,大力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自2015年7月以来,海关出口通关时间由平均2.67小时降至1.84小时,降低31.09%;进口通关时间由平均29.26小时降至25.44小时,降低13.06%。

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通知要求,海关总署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压缩货物通关时间的措施(试行)》,从提升口岸信息化建设和装备自动化水平、查验部门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口岸相关部门间协调推进等方面入手,2017年货物通关时间有望再压缩三分之一。

据了解,海关总署正全力打造全国海关“网上办事大厅”,为全国企业提供报关预录入、出口退税、行政审批、知识产权备案等网上便捷服务。各地海关创新行政执法、优化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仅广州海关实施以来已为企业节约报关费用5350万元。

相关推荐
“果篮子”越做越大 我国近七成进口瓜果来自东盟

海关总署1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农食产品贸易硕果盈枝,今年前10个月,双边农食产品贸易额达513亿美元,同比增长8.9%;其中,中国自东盟进口干鲜瓜果产品超100亿美元,占自全球进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前10个月增长17.9% 西部陆海新通道外贸持续增长

记者从11月13日开幕的2025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上获悉,今年1月至10月,全国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额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

新增15种次!“丝路美食”加速走向中国餐桌

10月15日,中国海关总署与南非、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签署15种次产品准入文件。从南非的核果到土耳其的海鲜,从伊朗的猕猴桃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干,更多“远在天边”的美食沿着丝路变为“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