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首批TIR运输货物从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5-21 16:25:22

5月20日,4辆悬挂“TIR”(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标识的货柜车在办结海关手续后,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这标志着中国TIR运输正式启动,中国成为《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在全球的第61个正式运营国。

满洲里海关20日消息指,此次《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运输于5月18日由大连启运,货物为苹果,重量为28吨,目的地为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在全球已有73个缔约国,其中大多数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地区,包括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与蒙古国。中国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2017年1月5日该公约对中国正式生效。

据悉,自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后,中国海关总署与国际道路运输联盟多次协调对接,确定了霍尔果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满洲里公路口岸、绥芬河口岸、大连港湾海关为国际公路运输试点口岸,授权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为中国国际公路运输车辆批准证明书发证机构,并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实施。

海关方面称,中国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之后,由满洲里口岸出境,经俄罗斯至欧洲国家的公路通关时间可节省3至4天。基于《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国际道路运输货物自起运国海关到目的地国海关的过程中,所有过境国的海关都不对货物进行任何检查,不需要缴纳巨额的过境担保金,不延误时间。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口岸首季进口运量实现开门红

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口货运量突破500万吨,达到512.04万吨,同比增加9.5万吨,增幅为1.9%。创历史同期新高,实现首季运量开门红。

上半年突破1200万吨!满洲里海关促进口岸高水平开放

今年以来,满洲里海关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创新便利通关举措、激活智慧监管效能,着力畅通国际贸易“大动脉”,不断发挥“枢纽之利”、扩大“开放之窗”,助力口岸过货量和贸易值显著攀升。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口岸通行量突破25000列

截至6月24日,经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累计达25936列、发送货物251万标箱,为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