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库|
  • 德勤:转型创新是驱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强催化剂

    2017年新常态进入第四个年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创新驱动以及产业升级成为经济新增长的动力源泉。2018年,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中国将继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鼓励创新、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促进公平竞争,建立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2018-11-12
  • 东盟再现惊人的增长模式

    从谨慎缓慢地启动从商品贸易到服务和投资的自由化进程之后,东盟已着手进行更全面且雄心勃勃的经济一体化,以加强其成员经济体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人员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8-11-09
  • 二十国集团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国家可见的手可以显着地影响市场,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在全球500强企业中,约有25%的企业由政府所有与控制,或与政府有联系。目前,全球对国有企业加强管控的呼声越来越大。

    2018-11-09
  • 特朗普对外交事务的影响

    全球公众舆论关系到美国利益。公众舆论也关系到美国与其重要盟友之间的双边关系,因为它们各自与美国交往的方式受到本国民众对美国意见的影响和制约。

    2018-11-09
  • 印度应积极争取BIMSTEC成员国支持

    尽管印度总理莫迪试图争取并赢得“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成员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缅甸和泰国的好感,但它们正在转向中国。中国在倡议成员国中的影响力正迅速扩大。

    2018-11-08
  • 中日首脑会晤对澳大利亚的启示

    10月25日,安倍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七年来对中国进行的首次访问,并受到了中方的热烈欢迎。虽然安倍此次访问意义重大,但评估它是否成功还为时过早。澳大利亚可从此次访问中汲取同中国交往的经验。

    2018-11-08
  • 柬埔寨视角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中国领导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项目于2015年启动,将成为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机制,它也是中国以多边的形式参与该地区的重要工具。湄公河次区域既是增长中心,也是战略前沿。

    2018-11-08
  • 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的盈利能力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领导的新政府上台后,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铁项目遭到审查。本文基于人口密度与各国铁路公司利润率的关系,分析了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的盈利能力。

    2018-11-08
  • 博索纳罗领导下的巴西外交政策会如何?

    所有迹象都表明,在博索纳罗政府的领导下,巴西将加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列,批判全球主义,而拥抱国家主义。与美国一样,博索纳罗将会面临制度约束。

    2018-11-08
  • 默克尔时代的终结及对全球政治的影响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她将不再参与基督教民主联盟党(基民盟)主席竞选,未来也将不再竞选联邦总理。本文认为,这一决定不会让德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发生巨大变化。

    2018-11-07
  • 东非和BIMSTEC组织在卫生领域的互动

    “可持续发展目标3”呼吁“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所有人的福祉”。为在2030年实现这一目标,低收入国家需要与所有主要利益攸关方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合作。

    2018-11-07
  • 以智库:中以贸易和投资关系发展迅速

    10月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副主席访问以色列,并参加了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此次访问标志着北京对与耶路撒冷关系的重视,以及与以色列的创新和技术合作。然而,中以间增进合作必须克服一些外部和内部障碍。

    2018-11-07
  • 印度:与中国展开反恐合作

    近日,中国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同印度内政部长辛格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与印度共和国内政部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是中印关系持续正常化的证明。但是,协议中有关安全和反恐方面的合作与协调的细节仍然不多。

    2018-11-07
  • 伊姆兰·汗访问中国:寻求经济援助?

    近日,巴基斯坦新总理伊姆兰·汗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此次访问旨在深化中巴双边合作,加强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是,有专家认为,此次访问是伊姆兰·汗政府向盟国寻求贷款的策略的一部分。

    2018-11-07
  • 各国应采取更多措施应对全球快速升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0月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显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比《巴黎协定》所预计的速度要快得多。

    2018-11-07
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