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泰国玉佛寺出土中国色彩石像 见证百年经贸文化交流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璐 2022-07-21 08:46:09

01.jpg

图为7月19日,游客在曼谷玉佛寺与最近展出的石雕人像合影

新华丝路曼谷7月21日电(记者陈家宝)曼谷玉佛寺里,金碧辉煌的庙宇佛塔在阳光下闪烁光彩。但在游客眼里,几尊中国面孔的白色大理石雕更为夺目。

这一批130多尊的石像形态各异,或是西方面孔,或是东南亚穿着,来历成谜,因长埋地下,保存完好,近日陆续被陈列在大王宫的玉佛寺各处。

日前,泰国皇家办公室网站发布公告说,去年7月,大王宫门口路面整修期间挖掘出多个石像,包括各国面孔和穿着打扮的人像以及神话里的灵兽,一些石像上刻有中文字。泰国文物机构对照史料,发现这些石像正是拉玛五世王时期寺庙的装饰物,后不知所踪。重见天日的这批石像经文物机构修缮后,在泰国国王令下,放置在他们百年前所处的位置上展出。

02.jpg

图为泰国曼谷玉佛寺近日展出一批新出土的石雕人像

70岁的诺伊抚着一尊穿着长筒裙的女性雕像上娟秀的中文字镌刻,欣喜地用广东话读道:“东粤茂源造”。

“我猜这是石像的原产地,这些石像应该是随着货船过来的压舱石。”祖籍广州的她用生疏却标准的粤语告诉记者。虽出生泰国,诺伊家里仍坚持说中文,时常因生活中不期而遇的中国元素感到惊喜。

老人的猜测与一些泰国专家不谋而合。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教授阿诺在其脸书上说,这些石像或许是泰国古代暹罗商人从中国购买的压舱石,用于平衡返程船体的重量,保证船只不被风浪掀翻。

18世纪暹罗(泰国古称)的海外贸易,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繁荣。当时泰国主要靠木制的远洋帆船将大米、皮革、锡矿、大象等货品运往中国,而回程则带回茶叶、丝绸、瓷器等较轻的物品。为了不让船体失衡,商人们起初用重量十足、遇水不腐的大理石或沙岩石块压舱。

彼时国王拉玛三世酷爱中国艺术,采购了许多中国石雕,以装饰佛庙,还修建了中国园。一时兴起中国风,石雕人像或灵兽石像逐渐成为贸易帆船压舱石的首选——精美的中国雕像在落地暹罗之际既可作为贡品敬献国王,还能作为商品卖得好价钱。时至今日,湄南河畔的大王宫、玉佛寺、黎明寺等地随处可见中国雕像,或是浓眉大眼的持刀门神、或是惟妙惟肖的神兽,皆由此而来。

也有一些历史学者认为这些雕像可能是1882年拉玛五世时期,因庆祝曼谷成立100周年,一位王室高层从国外定制的。他们说这些石像表面光滑,有着泰国没有的精细雕工,和一直放置寺庙的压舱石雕像材质及雕工不尽相同。关于这批石像的来历,至今未有定论。

如今的中泰贸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了飞速发展,船只再不用靠压舱石来抵御风浪,每一艘远航赴华的船都满载而归。除了水路,曼谷到昆明、广西的陆路线路也已打通,贸易体量随着基础设施的联通不断扩大。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泰双边贸易额突破131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农产品出口市场。泰国98%以上的木薯、70%的热带水果、1/3的橡胶和1/10的大米出口到中国。运往泰国的商品再不限于丝绸和茶叶,中国的电器、零部件、化工品和金属制品成为去年主打产品。

中泰贸易合作已是泰国经贸稳定发展的“压舱石”。而见证了两国经贸往来百年沧桑的压舱石已完成了历史使命,继续在泰国宫墙下,庙宇中,微笑地注视着旅游大国的人来人往,和这个因交流而熠熠生辉、千姿百态的时代。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艺术走入泰国大学校园

北京外国语大学“丝路飞歌·共享繁荣”音乐会和“相声工坊”相声艺术讲座及展演活动于4月29日、30日两天在泰国曼谷举行。

特稿|“老航班”架起中法心灵对话的桥梁

他是才华横溢的音乐人,也是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网红达人”,被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为“老航班”——20年间,法国音乐剧演员洛朗·班如同一架频繁往返中法的“老航班”,架设对话的桥梁,唱响友谊的和声。

2024数智亚太峰会在泰国曼谷开幕

4月29日,由华为和东盟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4数智亚太峰会在曼谷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