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的西安创业“加速跑”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5-06-24 15:25:51

时隔两年再见到李浩宇,他显得“老练”了不少。滑动手机屏幕,雪糕订单显示销量特别好,“你们绝对想不到,奶香十足的中国雪糕在中亚有多受欢迎。”

0dd229a61bcd4ce9b4077bb648f2beea.JPEG

图为李浩宇在公司查询订单。吴西檬 摄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马特穆萨耶夫的中国名字叫李浩宇,2023年他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于当年5月在西安注册了跨国贸易公司,将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我的第一个大订单是跟俄罗斯企业签的,通过中欧班列从西安发出。”李浩宇告诉中新网记者,公司最初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出口,后续新增了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等业务,规模有了显著扩展,“今年开始不断接到雪糕货单,实现了业务‘清凉升级’,这其实得益于物流效率的大幅提升。”

近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李浩宇公司蒸蒸日上的发展,便是见证之一。“现在货物最快15天就能直达塔什干,比过去缩短了近一周。”李浩宇点开手机上的软件,向记者展示公司商品的最新动态。在他看来,效率与实时追踪已成为检验丝路贸易便利化的新刻度。

李浩宇认为,中国非常适合创业,依托成熟的物流网与庞大的市场供应链,公司跨境成本明显降低,能够高效实现出口贸易。“不仅如此,西安当地政府和学校给了我很多支持,如免费的办公室、政策帮办、工作居留许可等,生活也很舒适。而最重要的是这里有中欧班列。”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2500列,开行量、装车量、发运量均同比增长超30%。中欧班列(西安)连续两年开行中亚方向超700列,位居全国前列。其始发站西安国际港站也跃升为西北最大的铁路物流中心、中欧班列在内陆的集散中心,平均100分钟便有一趟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或抵达。

“最初,我的客户全靠网络广告,现在老客户带新客户,订单自己找上门。”李浩宇坦言,自己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寻厂之旅”,在义乌小商品城与中亚老乡切磋选品,赴深圳电子厂敲定主板订单,再回到西安考察雪糕生产线,“我手机里有很多供应商的微信群,可以看做是当代丝绸之路的‘驿站’。”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李浩宇一样的留学生在中国觅得实习和创业机遇。西北工业大学已同多家企业创建国际人才共育基地,推动留学生赴先进制造企业实习,参与人数不断增多。

“曾经最大的挑战是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有时会出现误解。”李浩宇笑称,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了,下一步公司计划增加网络电商业务,在平台开设店铺,搭乘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跑出“加速度”。(作者 张远 吴西檬)

(原标题:乌兹别克斯坦青年的西安创业“加速跑”)

相关推荐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

从链群聚势到民生提质——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是经济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渭南锚定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向智能化迭代升级,引导产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开拓发展空间。

以标准“软联通”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陕西地处祖国内陆腹地,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的重要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