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推进中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派专家团队赴赞比亚奇邦博农场与锡纳宗圭农场,实施第二期农业标准化技术援助项目,为当地500余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精准赋能,助力赞比亚农业提质增效。
研讨定制本土良方
聚焦小麦、玉米、辣椒、万寿菊等作物全产业链,专家团队与农场负责人、种植管理部、技术工人等农场主要技术人员深入研讨,将中国成熟经验与赞比亚实际相融合,共同优化制定出30余项科学、实用、可操作的“本土化”标准,推动中国农业标准化经验在赞比亚本土落地生根。
专题培训操作要点
为提升种植工人的标准化意识水平,专家团队为500余名农场管理人员和种植工人举办了标准化栽培要点专题讲座,系统讲授四种作物不同种植环节的操作技术要点,发放图文并茂的《辣椒全程标准化种植技术要点》《万寿菊全程标准化种植技术要点》等手册,让复杂标准一目了然。
田间课堂手把手教
在辣椒和万寿菊田间,中国专家细致观察工人操作,手把手指导播种深度、株行距、定植、水肥管理等技术要点。锡纳宗圭农场生产主管穆伦加由衷赞叹:“中国专家教的方法太实用了!以前种辣椒很随意,现在知道了标准行距能让辣椒长得更大、病害更少。以后我的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
竞赛点燃标准热情
专家团队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标准化知识竞赛,吸引了约50名农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参与,内容紧扣当地主栽作物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工作服、纪念品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实用奖品激发了学员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
从理念传播的课堂,到汗水浇灌的田间,再到智慧碰撞的赛场,中国专家在赞比亚农场播下了标准“软联通”的种子,更播下了中非“心联通”的希望,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书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