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已进入最吃劲的关键时期,以上阀股份为代表的沪上民营企业积极行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全市抗击疫情贡献自身力量。
2022年1月8日,长三角(湖州)合作区与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地“高端智能流体控制设备制造项目”,成为长三角(湖州)合作区4日揭牌后首个签约的重点项目。
王锦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也可以说是一个战略机遇期。我们在国家‘双碳’‘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环境下,面临了很多的战略机遇。”
记者从正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了解到,不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活跃在“一带一路”市场上,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截至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培育了三批共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阀股份、安集科技等沪上200余家企业榜上有名。
近日,嘉定企业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百年来,上阀初心不改,始终专注于阀门的研发和制造,在行业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核一级弹簧式稳压器安全阀设计、制造许可的企业,让阀门这一小巧构件助力众多国之重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风起云涌成就“隐形冠军”
上阀股份董事会秘书王锦明表示,为国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全面实施进口替代贡献企业的力量,是上阀股份的使命和责任。上阀股份会始终专注阀门研发和制造,持续推进高端阀门业务的纵向产业链高效协同互联,完成先进产能与技术整合。
5月21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产业新锐行动”入选企业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克表示,“匠心”让上阀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创新”让企业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秋林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说”高端访谈时表示,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上阀股份将持续推动产品向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升级,做细分领域行业领先者,打造发展新优势,让百年老厂持续焕发新生机。
中国“隐形冠军”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化之路。无数像上阀一样的“隐形冠军”依靠自身定力和自主创新,发扬企业家精神的改革魄力和务实作风,“从最窄最陡的路上,走出最宽的市场来”。
当地时间3月18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工程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显示 1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