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通讯社10月10日,约旦工业协会(JCI)数据显示,2019年,约旦国内有180家制药和医疗用品工厂,国外有15家。药品和医疗用品已出口至90多个国家/地区,出口额达4.36亿约第,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
在世界各国全力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各地医疗用品紧缺,与之相关的全球竞争持续加剧。个人防护装备(PPE)、药品和病毒检测盒的短缺引发了一场竞购战。在这场竞争中,一些国家利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医疗用品——截留、没收它国医疗物资——堪称“现代海盗”。美国就是一个典型。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ohn Edwards发表题为《有关全球医疗用品贸易的一些事实》的文章称,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警示“美国经济依赖中国制造和供应链的方式”。然而,全球医疗用品贸易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全球医疗产品贸易一直是发达经济体的“生意”。
白通社明斯克4月16日电 白通社报道,中国驻白罗斯特命全权大使崔启明向白通社记者宣布,中国公司向白罗斯提供针对抗击COVID-19援助总额已超过160万美元。
世界银行和其它开发银行,包括它们的私人部门,可以通过提供资源和鼓励私人投资来帮助促进各国之间的契约。它们还可以向各国政府提供财政、技术和咨询支持,以改进它们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反应,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开发银行还必须率先通过提供医疗用品和服务向贫穷国家提供救济。时间是关键。
美国政府不顾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对,执意对从中国进口的一系列医疗用品加征关税。眼下,罗恩和奥尼尔的担忧正成为现实。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扩散蔓延和美国政府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美国正面临口罩、手套、呼吸机、防护装备等医疗用品供应短缺的紧迫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