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国开启并逐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球新冠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不断下降,疫情向好趋势明显。那么全球疫情“拐点”是否已经到来,社会生活何时可以“重启”,还需警惕哪些问题?
巴西卫生部3日19时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24小时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71704例,累计确诊10718630例;新增死亡病例1910例,为疫情暴发以来最高,累计死亡259271例;累计治愈9591590例。
埃及病毒学专家、埃及免疫学会成员马格迪·巴德兰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令他印象深刻,这一理念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更彰显出珍贵价值。
新冠大流行只有在世界各地都结束才能彻底结束,经济危机也是同理。如果穷国在经济增长方面持续受挫,富国也将面临经济和政治代价。利用多边组织这一基础设施并促进国际社会形成更强有力的应对之策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归根到底,这才是发达国家保护自身社会的更好的办法。
呼吁从大流行病中“恢复得更好”意味着一些人意识到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但是,我们需要的变革不仅局限于建设现代基础设施或放开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私人投资。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实际上是重新塑造——全球政治,这样各国才能更有效地合作,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认为全球能在今年年底前结束新冠疫情的想法非常不成熟,也不切实际。世卫组织当前的工作焦点是尽可能遏制新冠病毒传播。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背景下,美国新一届政府似乎为开启美国与印度医疗合作的新阶段提供了一个恰当时机。当前的疫情教训可以清晰地提醒人们,需要更好地为未来的疫情作好准备。在这方面,建立美印战略卫生对话可能会发挥作用。疫情也为美印两国解决贸易争端、共同创造医疗创新产品和技术提供新动力。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说,近来欧洲地区新冠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世卫组织关注到“新冠后遗症”对健康等方面造成的长期影响,将其视为“后疫情”时期的首要任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造成建筑行业施工成本增加、工期延长、执业健康安全风险加大、管理难度提高等负面影响。中国承包商面临新难题积极应对,力争在疫情受控之前将损失降至最低。与此同时,我们开始思考和分析疫情时期的建筑业前景,国际工程承包商应对新挑战的可能性。
2月13日至16日是巴西法定的狂欢节假日,但是里约热内卢桑巴大道却是铁栅栏高竖,“铁将军”把门。受新冠疫情影响,里约热内卢市官方和民间已经宣布取消今年狂欢节花车巡游和桑巴舞表演等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