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商务部王文涛部长与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分别代表两国政府,通过视频方式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关于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
累计进口服务3.4万亿美元、每年给全球贸易伙伴增加了1800多万个就业岗位、未来5年有望达2.5万亿美元——前不久,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服务进口连续7年稳居全球第二,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居世界首位。
“这里有介绍资料或联系方式吗?我想了解下货运价格。”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展区,来自阿根廷的巴勃罗挨个展台进行咨询。在中国做了10年牙具产品贸易的巴勃罗说,随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好转,各类出口业务开始恢复,物流价格水涨船高。“公司出口业务逐渐恢复,想多看看比较一下物流价格。”他坦言。
今年前8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下降,但服务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贸易逆差减少。1-8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9896.2亿元,同比下降16.3%。其中,出口12370亿元,下降2.2%;进口17526.2亿元,下降24%;服务贸易逆差下降50.6%至5156.2亿元,同比减少5275.2亿元。
近日,国家外汇局发布8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6929亿元,支出13808亿元,顺差3121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5677亿元,支出11621亿元,顺差4056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252亿元,支出2186亿元,逆差934亿元。
在贸易形势复杂化和疫情全球化双背景之下,我国服务贸易危中取机,不断承接国际中高端服务需求,尤其是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提升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格局逐步形成。
承载着“为国家试制度”重要使命的自贸试验区近日又添新成员。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
多年以来,印度的货物贸易基本为逆差,服务贸易则是顺差,为印度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和就业岗位。数据显示,印度服务贸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明显比货物贸易要小。
在今年疫情重创全球经济、贸易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物流和人员流动一度“停摆”的情况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走”出了一道漂亮的曲线。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单月出口增幅已“由负转正”,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体育文化逐步深入人心,体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成了新的趋势,体育+旅游、体育+科技、体育+城市发展等新兴交界区,成了体育产业拓展边界新契机。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体育的跨界也成了一大亮点,围绕这一趋势,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为“体育+”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多彩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