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虽然非洲处于这两个变化的边缘,但非洲的未来将由它们决定。
“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创造一个新型发展框架,通过联合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新配置和力量的再平衡来重塑全球化。
今天,亚洲经济前景看好。过去20年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年均增长6.8%,增长幅度高于其他地区。现在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强劲的国内需求,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提高。
恰逢全球化又一次遭遇历史性巨大反弹的关键时刻,中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倡议,即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方式,世界各国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全球化新时代的“新丝路”,更是全球化的“新思路”。今年5月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即使在当今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局面下,中国依然保持着中高速发展势头。可以说,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凸显出中国发展道路的积极意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闭幕后,各国媒体纷纷点赞论坛成果,认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和“一带一路”建设将对全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把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作为核心目标,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更多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4日论坛开幕式上所作的《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提纲挈领,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对于全球发展的智慧与担当。
开放的中国,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也欢迎更多国家投身参与,为世界共同创造和平、发展、合作的未来。
“一带一路”从倡议到共识,从共识到行动,从行动到方案落地并实现早期收获,已经对中国和世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开放创新、包容发展、合作共赢、共建共享之路,是一条共创美好未来之路。
意大利各大主流媒体认为,意总理赴华参加此次论坛,凸显意大利对加强意中两国双边关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两国政治互信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有望进一步增强。
欧晓理称,“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写入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正式成为我国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
古特雷斯将于本月13日至15日访问中国,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是一个‘道’(即新的合作理念和思维),这个道的关键词就是包容性全球化。”刘卫东在过去两年里一直在讲包容性全球化这个话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搭建起加强合作、改善全球化的新平台,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沿线国家如何看待逆全球化潮流中的“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有什么不同?如何挖掘“一带一路”建设的潜力为全球化提供新的动力……听听一些学者的真知灼见。
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一些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的,成果则由世界共享。“一带一路”的特点是实体经济全球化,路径是发展导向的全球化,方向是包容性全球化,目标是共享型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显示 360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