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023年,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投资总额就增长37%,达到近200亿美元。这告诉我们,中国企业正在如何重塑从亚洲到西方再到拉丁美洲的金融动态。
本文分析去全球化的一些可能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10月29日表示,全球经济尚未接受“脱钩”,但开始显示出分裂的迹象,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将是“代价非常高昂的”。
非洲拥有迅速增长年轻人口、丰富自然资源和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战略地理位置,可以在任何重振全球经济的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19日上调了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但下调了对明年经济活动的展望。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9日通过宣言,在谈及全球经济时列举了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等问题,指出“增长和稳定依然面临不利因素”。宣言就经济前景展现出危机感,称“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中国大陆经济正在推动世界经济前景,推动全球包容性合作。
美国富达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可为全球经济提供很多东西”。
美国亿万富翁肯·格里芬表示,中国今年可能将支撑全球经济,帮助避免一旦美国陷入衰退可能带来的“糟糕的”增长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2日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第一。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5%,低于去年的3.2%。
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作出了悲观预测。一份新发布的报告称,几乎所有推动进步和繁荣的趋势都在衰减。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27日说:“世界经济面临失去的十年。”他说,当前到2030年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可能比2000年到2010年低三分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对中国经济前景作出积极评价,将其描述为全球经济的“绿芽”。
世界经济正在分裂,而不是去全球化:商品、服务和资本的全球流动总体上不会萎缩,在某些领域,一体化将会深化。
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中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贸易数据引发关注。
高盛集团网站10日发布报告说,预计2023年中国四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纷纷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看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和普遍期待。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去年来之不易的好于预期的增长显示了其极具韧性。近几周,中国市场和政策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和火车头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凸显。
中国经济反弹势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一剂急需的强心针,从而抵消欧洲的疲软和美国正在出现的衰退阴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高于预期,提高之前的预测是因为消费和投资意外强劲,中国调整优化防疫政策提供了推动力。
显示 525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