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做好“六稳”“六保”成为关键。安徽合肥高新区持续加速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用地土方平整,优化“十通一净”服务,多举措力促重点项目尽快落地。
2019年,安徽合肥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跃居第6位。这背后,是无数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才的辛勤劳动。伴随着区域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力大幅跃升的是,合肥高新区用“心”服务,在高质量人才培育方面走出了一条可圈可点的特色之路。
近日,由安徽合肥高新区、肥西县财政部门共同委托安徽国强会计师事务所对合肥柏堰科技园建园以来投入产出进行的专项审计报告出炉,这也标志着区县合作14年,实现了“质”的飞跃——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成为全省率先第一个实现盈利的合作园区。
近月来,作为安徽创新资源、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聚的区域,安徽合肥高新区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一直备受关注。
大会表彰了一批优秀企业,颁发了“复工复产贡献奖、经济贡献奖、投资贡献奖、稳定就业奖、创新创业奖、上市金融奖、综合效益奖、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四经普先进集体和四经普先进个人”3大类12大项荣誉奖项。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育新的增长点,经济社会取得新成就,高质量发展态势喜人。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合肥高新区创新平台和高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国际一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
近年来,安徽合肥高新区聚焦顶层设计、战略定位和产业支撑,通过多项措施加大对大健康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加快重大项目的引进,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促用地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企业集群集聚,有力促进了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安徽合肥高新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先后获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安徽省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发展基地、市健康医疗小镇,生命健康产业规模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引领示范作用初步显现,正在成为合肥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开始成为高新区新经济站的重要增长极。疫情期间,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合肥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始推行网上招投标,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七个采购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4月10日,安徽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国科大基础教育集团在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标志着合肥高新区与名校合作办学又迈出崭新一步。
3月26日下午,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高新区正式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决定在高新区投资建设“维天运通合肥总部基地”。
为激发弘扬“创新、执着、开放、守信”的合肥高新区企业家精神,建设科技型企业领军企业家队伍,安徽合肥高新区决定组织实施“领航”企业家培养工程,并制定印发《合肥高新区“领航”企业家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在疫情防控期间,合肥高新区以区教研室为引领、以校教研室为主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线上教研活动,不仅实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更实现了“停课不停‘研’”。
安徽合肥高新股份公司克服公租房人群来源多样、流动性较强、传播风险高等难题,对高新区创新公寓、皖水公寓等公租房严防死守,全力当好防疫阻击战的排头兵、先锋队。
安徽省合肥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全员动员,执法人员自年初三开始每日巡查摸排菜市场、商超、药店等重点场所,确保生活物资供应稳定,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与假冒伪劣商品,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及时处置消费者投诉。
合肥高新区“四到位”做实特殊群体学生“一生一策”在线教学,确保学生在线教学“一个不落”。
安徽合肥高新区人事劳动局多措并举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助力企业减负稳岗、促进毕业生就业。同时,针对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积极组织线上招聘等,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掉线”。
安徽合肥高新管廊公司统筹皖鄂两地疫情防控,统筹防疫和项目运营,以防疫保运营,以生产促发展,做到了防疫运营两不误,现已有序复工,各项工作均已步入正轨。
显示 389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