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5个亚太经济体组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由中国支持的协议不包括美国。在华盛顿参与亚洲事务受到质疑之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可能会更坚定地巩固中国作为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经济伙伴的地位,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塑造该地区贸易规则方面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尽管德国公共预算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前显示有大量盈余,但相对于经济产出,收入和支出都显著增加。作者目前将预算盈余视为应对严重危机的财政政策的优先目标。因此,面对经济复苏,德国联邦政府应考虑公司的股权状况和地方当局的财政资源。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欧盟既不是全球卫生的强大推动者,也不是世卫组织的大力支持者。由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欧盟成员国,欧盟对维护全球卫生领域的多边合作越来越感兴趣。因此,欧盟应着眼于提升其在世卫组织的地位,在欧洲对外行动局建立全球卫生部门,以及全面改革欧盟委员会与世卫组织之间的正式关系。
向绿色经济过渡已经迫在眉睫。有效开发和推广绿色技术以及提高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是,有运转良好的国家优质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标准、合格评定(即检查、测试和证明)、计量和认证。因此,建立相关的优质基础设施能力对于有效使用、调整和创新技术至关重要。
尼日利亚前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约·伊维拉博士当选为世界贸易组织新任总干事。她的当选是一个里程碑。她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5年来首位非洲女性总干事。尽管特朗普政府对世界贸易组织持敌意,但她的任命表明,互信和包容性伙伴关系对推进包容性贸易体系至关重要。
疫情危机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强化此前的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不平等现象,这使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更加困难。二十国集团(G20)可以通过向现有的多边行动者和协议,特别是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政治支持来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尽管二十国集团(G20)国家不可避免地将重点放在短期应对和经济复苏上,但同时,它们也应保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经济体系转型的“北极星”。国内方面,二十国集团各国必须对全球公共领域和全球公共物品实行集体管理。在国际方面,二十国集团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
本文着眼于芬兰成为欧盟成员国25年以来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演变。本文旨在追溯成为欧盟成员国后芬兰外交和安全政策与欧盟外交政策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更具体地说,该研究从三个不同的主题探讨了芬兰和欧盟外交政策之间的联系:对俄罗斯的政策和与俄罗斯的关系、安全与国防以及芬兰扩大的国际议程。
当前正处于国际发展的关键时期,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后期限还有十年,而世界正面临多重全球挑战,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气候与环境变化、贫困、不平等和不公正。这些是共同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与领导力。新的美国总统为美国提供了在国家和国际政策层面重新积极参与这些关键和具有时效性的发展问题的机会。
欧盟已同意启动一项积极的欧盟和土耳其政治议程,特别强调关税同盟的现代化和贸易便利化、人员往来和高层对话,以及在移民问题上的持续合作。简而言之,将欧盟的现代化带到谈判桌上,将有助于欧洲建立一个基于规则的交流空间,欧盟和土耳其可以在此协商各自的立场。
进出口激增以及消费的改善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实力。在第一季度出现历史性收缩之后,有效的病毒遏制策略和迅速实施的刺激措施是扭转经济状况的关键。反弹在第三季度加快了步伐,经济增长了4.9%。随着前三个季度GDP增长0.7%,中国似乎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
环境犯罪正在增加。过去几年,犯罪数量每年以5%至7%的速度增长,环境犯罪成为全球和欧洲舞台上的主要罪行之一——联合国认为环境犯罪现在是世界第四大犯罪。起诉风险低、收入高以及司法和执法当局缺乏工具,促使有组织和无组织犯罪扩大到野生动植物、木材贸易以及废物贩运等领域。欧盟处于这种令人担忧趋势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