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新疆吹响了重大项目复工开工的号角。2022年新疆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复工开工仪式乌鲁木齐分会场在该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举行。
17日,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去年该省实现龙井茶一产产值59.9亿元,比上年增长8.1%。该省提出到2025年目标实现产值超80亿元。
广西钦州海事局17日介绍,17日清晨,启运自重庆的23个载着氯化铵产品的集装箱搭乘“方舟21”轮在钦州港解缆启航,预计将在10天后抵达马来西亚的民都鲁港。
中国国家电网17日披露,为了保障电力供应,推进能源转型,中国国家电网全力加快抽水蓄能建设。17日,国家电网浙江泰顺、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
记者近日走进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看到,该区聚焦“新兴”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不断发力,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经济”再受关注。上海率先发展“在线新经济”差不多2年了,“答卷”如何?中新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3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近期国际油价大幅震荡上涨,分析人士预计,国内油价将随之上调,成为年内第五涨。
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做好赛后场馆利用,巩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和冰雪旅游需求。
记者16日从国家税务总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税务局获悉,税收大数据显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半年以来,四大产业展现出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产粮大省黑龙江把高标准、高质量备春耕,作为粮食稳产保供的一场硬仗来打。
欧盟理事会15日就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相关规则达成协议。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水泥、铝、化肥、钢铁等产品征税。
步入2022年,机械工业开局良好,工程机械的开工率与工作量正在回暖,海外销售表现持续强劲,汽车整体产销同比微增,乘用车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记者15日从汉堡驻中国联络处获悉,汉堡经济与创新部(BWI)日前提出了绿色氢气进口战略,旨在到2030年将汉堡打造成为德国和欧洲的绿色氢气进口中心。
记者15日从中国海工企业中集来福士获悉,由该企业建造的“经海004号”深海智能网箱成功在山东省烟台市南隍城海域完成交付。
3月15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七县二市同步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开复工项目达808个,项目数量位居全疆第一。
记者15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苏洼龙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输电线路成功穿越四川竹巴龙自然保护区,完成工程难度最大的施工区段建设,预计4月底投运。
近日,中老能源合作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和老挝能矿部长岛翁及双方有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参加。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视频出席并致辞,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商参赞赵文宇参会。
受供需方面多重利空影响,国际油价15日继续大幅下跌,收于每桶100美元整数关口下方。市场分析人士对油价走势的预期存在明显分歧。
记者15日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中国棉花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标准,并将于4月1日起在行业内正式实施。
显示 11946 条中的 4541 到 45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