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3年的下降局面。
交通运输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成效。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22年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出口等方面都表现出不错的运行状态。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稳定在8亿亩以上;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
新加坡创新机构和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近期签订为期3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在医疗领域应用。
为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2022年山西将持续增加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全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规模约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8%。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形势如何?《规划》部署了哪些重大任务和重点工程?怎样推动《规划》落实?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据中国政府网公开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日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显示,2021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运行较三季度回升,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运行趋势向好。
国家知识产权局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21年知识产权重要统计数据,新鲜出炉的数据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我国知识产权“含金量”。
数字经济正逐渐走向百姓生活,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江苏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4.4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13日在成都召开“2022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引导外资投向绿色低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等领域,提升外资制造业占比。
“第二届中关村国际标准化主题周”11日在京开幕。会上,5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中关村“1字标”认证证书,中关村标准化协会用户委员会及投资委员会同步正式成立,首批12个“中关村标准化协会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授牌。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能源局了解到,为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2022年山西将持续增加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全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规模约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8%。
记者12日从民航局获悉,2022年我国民航将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4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7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80万吨,总体恢复至疫情前85%左右。
1月12日下午,中韩绿色发展与企业担当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由人民网韩国公司、中国光大银行首尔分行共同主办,韩国环境部、韩国中国商会、中关村驻韩国联络处协办,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中韩各界300余名嘉宾参会。
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2021年度油气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12月底,已经开发建设62年的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4.63亿吨,占我国陆上同期石油产量的近40%。其中,大庆油田三次采油年产量连续20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
1月12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全球汽车消费复苏、中国品牌转型升级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中国品牌汽车海外发展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在20%左右。
记者日前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获悉,去年12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总体呈现“货运有所回升、客运降幅收窄”的特点。
显示 11970 条中的 5281 到 53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