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联合成都轨道集团共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四川成都正式下线,车辆采用“复兴号”关键核心技术,四辆编组,最高时速160公里,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可实现600公里超长续航。
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12月28日在西宁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据白皮书内容显示,截至2021年6月,青海有机枸杞种植认证面积占中国总认证面积的78.9%,有机枸杞加工产量中青海占中国的97.8%。
国家知识产权局12月28日发布《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和《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专利转移转化成效稳中有升,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
12月29日,以“新时代 新动能 新变革 新格局”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硅业大会在我市举行。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有的风、光资源“双高值”地区,新能源技术可开发总量达到5600万千瓦,其中风电可开发量2540万千瓦,光伏可开发量3060万千瓦。
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占林对青海高原枸杞的产业优势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解读。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2共享经济标准化发展报告》。报告认为,伴随着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共享经济标准化工作在经历了初期的积累后,正迎来加油起步期,在引导企业自律、规范平台运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始发挥基础性、方向性作用。
29日参加以“预见未来 把握未来”为主题的“未来产业展望”活动的多位院士、专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体系、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域,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
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会上,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业内专家、科研机构,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严格遵照科学标准编制的《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面向全球正式发布。
12月28日,青海省首个有机枸杞交易中心在海西州格尔木市挂牌,此次挂牌将进一步展示推介青海“柴达木”有机枸杞特优产品,提升青海有机枸杞知名度,推动有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28日召开的青海“柴达木”枸杞品牌发布会获悉,当地34家企业、种植合作社获有机枸杞基地认定,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月28日联合发布的《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预计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大概率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
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旨在通过打造“柴达木”品牌,提升枸杞产业发展质量,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农民增收。
日本经济产业省28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日本11月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下降0.1%至95.2。这是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28日发布2022年1-11月物流运行分析。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覆盖了光伏电站从规划、开工、建设、运行、改造升级、退役等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晓南在介绍《白皮书》内容时指出,“柴达木”枸杞走出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有机发展之路,为中国有机枸杞产业发展做出了良好探索。
12月27日,全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哈尔滨举行,记者从会议获悉,黑龙江省大水面渔业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该省现已发现鱼类105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余种,绿色有机认证面积接近水产养殖面积的2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预见未来 把握未来”为主题的“未来产业展望”活动将于12月29日在北京举办。活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能源体系、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强国之基,是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源泉和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目前全球高技术激烈竞争博弈的核心领域。”在12月24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如上表示。
显示 11845 条中的 1641 到 166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