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运大幕今日正式开启。省委常委、副省长林克庆率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到湛江,深入徐闻海安新港、徐闻港南山作业区检查春运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树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压实各方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服务,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春运、顺畅春运。
1月9日上午,湛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姜建军代表湛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今年湛江要办好这十件民生实事。
沿着营仔镇营仔河,一直走到北部湾的长堤上,映入眼帘的盛景令人感叹:大堤的一边是星罗棋布的虾塘,每个约25亩,连缀成超过4万亩的巨型对虾养殖基地;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水,与远处蔚蓝的天空合为一色。
记者从2020年青海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的交通扶贫“两通”兜底性目标顺利实现。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翻开市人大这一年的履职日志,一件件民生实事、一组组民生数据,无不记录着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一次次审议监督、一场场视察调研,无不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一份份建议意见、一项项代表活动,无不体现着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
在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报告中,“跳出湛江谋划湛江”的新提法令与会者无不眼前一亮、倍感振奋。如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跳出湛江谋划湛江”,助力湛江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一把手纷纷对此进行了解读。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1月7日,刚迈过新年的门槛,湛江市就召开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回顾总结2019年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下了快进键。
近日,经过一个月持续施工,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有限公司高效完成宝钢化工湛江有限公司水利用综合科研项目主体工程,后续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计划于2020年1月底完成。
1月8日下午,湛江市政协十三届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6位政协委员分别就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市重点企业担任政府事务代表、加强民营龙头企业培育、加快规划湛江湾和湖光片区、加强湛港澳青少年交流互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做好我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建设工作等主题作了发言。
从没有一个词,比“交通”更能牵动湛江人的心弦,更能在卫星图上勾勒出雷州半岛的华丽巨变。
2019年以来,我市坚持对标创建标准,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坚持整改,补齐短板,湛江人已坚定信念,打好创文翻身仗,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记者从河北省“两会”上了解到,2020年河北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打造重点承接平台、加强重点领域合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河北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按照在疫情防控中推深做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八到位”“十带头”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同舟共济、共度时艰。
本次年俗文化节期间,将开展丰富多彩的过大年活动,重点推出赏年画、话年俗、赶年集、买年礼、逛庙会、赏花灯、看非遗、品美食等8大主题产品。
在众多的政协提案中,一份题为《关于开展2020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助力湛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引人关注。
我市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两会”期间,众多市政协委员聚焦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多个方面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勾勒一副现代化、高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蓝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江西省稳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2020年至2022年期间,江西省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组织3万名以上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以上。
为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实现互联互通,上海市公共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数标委”)正式成立,标志着上海市公共数据治理进入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笔者从1月7日召开的湛江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获悉,该市正在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目前湛江共有4个投资超100亿美元的重大临港产业项目在建,发展动能强劲。
以“党心”连“民心”,始终聚焦主题主线,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实现了市级领导班子、111个市直单位、11个县(市、区)共1300多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3万个基层党组织、32.6万名党员全覆盖参与,开展党员志愿服务12.8万次,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好事13.3万件。
显示 25208 条中的 20061 到 200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